第十一章
子曰,「素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
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zhí)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