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開國將軍 > 正文
學習園地
  • 秦基偉將軍的故事
  • 時間:2020-06-23 18:10:06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3473次
  • 心正點評:新中國的建立,離不開毛主席等一大批老一輩革命家的貢獻和犧牲,中國人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革命家!他們那個時候每天冒著生命危險跟敵人戰(zhàn)斗,沒有安定的生活,更無法讀大學?,F(xiàn)在的誘惑太多了,手機游戲害了一大批青少年!年輕人再也不要玩物喪志,而要努力學習考大學,畢業(yè)后為國家做貢獻!

    文章來源:新華網(wǎng)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愛玩。當紅軍,玩命;當支隊長,玩炮;當軍分區(qū)司令員,玩照相機;當縱隊司令員,玩汽車;當軍長,玩無線電;在朝鮮戰(zhàn)場上指揮上甘嶺戰(zhàn)役,玩喀秋莎。人們說,玩物喪志。然而,秦基偉卻一路“玩”出了名堂。

    “玩”對于秦基偉來說,豈止是玩,“玩”變成了一個優(yōu)秀指揮員素質(zhì)的一部分,融入到了秦基偉的血液里。秦基偉說:“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員,永遠都要與新事物保持聯(lián)系,掌握現(xiàn)代化裝備,應該走在部下的前面,當一個灑灑脫脫明明白白的指揮員。”怎樣才能當個明明白白的指揮員?兩個字:學習。秦基偉說:“只有學習,才能不斷擁有新鮮的知識,不斷開拓新的意識,不斷產(chǎn)生新的思維。學習使人成熟,也使人年輕?!?

    秦大刀不知電話機是個啥

    紅軍時期參加革命的高級將領中,許多人都有綽號,而且每個綽號背后都有其歷史背景,令人回味無窮。秦基偉也不例外,他的綽號叫“秦大刀”。

    刀,對于秦基偉來說,并不陌生。1914年11月16日,出生于湖北黃安縣(今紅安縣)秦羅莊的秦基偉,到了1925年,因父母雙雙去世,成了孤兒。在農(nóng)村取火燒飯都得用柴,用柴就得會使刀。長在農(nóng)村的孤兒,自然熟悉刀法。當然,秦基偉真正知道刀還可以打仗,是在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后的事,而被人家叫成“秦大刀”的時候,他已當上紅軍連長了。

    那是1931年11月25日,紅四方面軍總部指揮部靠前指揮攻打黃安城。剛剛擔任紅四方面軍總部警衛(wèi)團手槍營二連連長的秦基偉,看著其他部隊打得熱火朝天,自己的連隊人人手上有手槍,背上有大刀,卻整天守著總部,無用武之地,心急手癢,一腳踹開了營長的門:“這個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連隊要打仗!”

    營長連瞟都不瞟秦基偉一眼,低著頭,補軍裝,許久,不慍不火地說:“好哇,你秦基偉英雄啊!把連隊給我留下,你愛到哪里去到哪里去?!?

    把連隊留下,就不是連長啰!秦基偉懵了,望著營長。

    這時,營長仍繼續(xù)補軍裝,頭仍然不抬一下,開口說道:“把槍也留下,打完這一仗,封你為秦大刀!”

    留下連隊留下槍,真的去耍大刀嗎?秦基偉的滿腔熱血,就這樣讓營長給泄了。自此,秦基偉有了“秦大刀”的綽號。

    黃安戰(zhàn)役勝利后,部隊補充了一批兵員。手槍營二連也分配來了10名新戰(zhàn)士,他們都是黃安人。在歡迎新戰(zhàn)士時,秦基偉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參加紅軍的時候,我的指導員也是黃安人,他明白地告訴我,自從有了董必武,黃安人就走上了革命路,只能前進,不能后退。打死了,是黃安人的光榮;貪生怕死的,活著也是黃安人的敗類。我們都是黃安人,我當這個連長,對你們只有一個照顧,戰(zhàn)斗時給你們機會往前沖!”

    1932年2月1日,紅四方面軍攻打劉寨,國民黨軍見勢不妙,拔營就跑。紅軍實施追擊。手槍營也簇擁著總部,一路喊聲連天,追將過去。

    “秦大刀,你給我站?。∧阃睦餂_,還要不要總部啦?”

    正追在興頭兒上,手槍營營長一聲斷喝,弄得氣喘吁吁的秦基偉趕緊回答:“營長,我,我沒丟總部啊,我一直跟著呢……”

    營長火了:“什么一直跟著,看看你們都打到什么位置了?”

    秦基偉自知理虧,正要解釋,營長厲聲吼道:“你的人怎么跑了幾個?”

    秦基偉吃了一驚:“不會吧,我的連隊還能開小差?”

    “不是開小差,是開大差,你給我看看!”營長無名火十足。

    順著營長手指方向看去,秦基偉笑了,他的10名黃安新戰(zhàn)士,揮舞著大刀,拼命地往前追,穿插在兄弟部隊的隊伍中了。

    戰(zhàn)斗結束后,秦基偉為自己的部下加老鄉(xiāng)如此勇敢而高興,但還是訓了他們一通:“勇敢要講究章法,該拼的時候冒死地拼,不該拼的時候就給我穩(wěn)住,一說追擊,連總部都不要啦,都給我反?。 ?

    1933年秋,秦基偉已升任紅四方面軍總部警衛(wèi)團團長。吃過早飯,幾名戰(zhàn)士扯了一根線到他住的屋子里,秦基偉問:“這是什么玩意兒?”

    戰(zhàn)士說:“團長,你放在耳朵邊就知道了。”

    秦基偉疑惑地把那玩意兒放到耳朵邊,著實嚇了一跳,里面出聲音了:“秦團長嗎?”

    秦基偉開始認為是戰(zhàn)士在捉弄他,把那玩意兒一丟,臉一沉,準備訓人。扯線的戰(zhàn)士忙說:“團長,這是電話。鄭部長在里面,要與你說話哩?!?

    電話?沒聽說過,也沒見過。不過,鄭部長是個大首長,要在里面對自己說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秦基偉瞟了戰(zhàn)士一眼,把那玩意兒又放到耳朵邊,果真,里面?zhèn)鱽砹丝偛靠偣┙o部部長鄭義齋的聲音。

    聲音是聽清楚了,話則沒聽明白。秦基偉連聽帶猜,知道鄭部長是讓他到某個地方執(zhí)行任務。如同往常一樣,鄭部長交代完任務后問了一句:“明白了嗎?”

    秦基偉也如同往常一樣,胸脯一挺,答道:“明白了?!?

    放下那玩意兒,秦基偉根本不知道要執(zhí)行什么任務。他只好命令警衛(wèi)人員備馬,策馬到30里開外的鄭部長那里重新受領任務。

    鄭義齋正在主持一個會議,見秦基偉等人大汗淋漓地闖進來,頭上還冒著熱氣,不覺吃了一驚,問:“你咋回來了,不是讓你去涪陽壩嗎?”

    秦基偉響亮地回答:“我得聽首長當面交代?!?

    鄭義齋說:“我在電話里跟你說得清清楚楚的啊?”

    秦基偉還是響亮地回答:“我對那玩意兒信不過?!?

    這一下,把鄭義齋眼淚都笑出來了:“那不是玩意兒,是電話?,F(xiàn)在條件好了,團長都安一部電話。以后下通知報情況,大家都用電話,你要習慣。”

    “電話事件”鬧出了笑話,秦基偉開始反省自己。都當紅軍團長了,連電話都不知道,丟人。秦基偉這樣想。光知道甩帽子揮大刀玩命不行,要適應新的職責,掌握新的指揮技術。秦基偉暗下決心:學習。不加強學習,鬧笑話事小,貽誤了戰(zhàn)機事可就大了。

    秦賴支隊的誕生與秦向支隊的歸宿

    1937年8月,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而此時,秦基偉卻在國民黨政府的監(jiān)獄里。

    秦基偉是在倪家營子戰(zhàn)斗中被軍閥馬步芳部隊俘虜?shù)摹?937年1月21日,紅軍西路軍由甘肅省臨澤縣倪家營子向南轉移時,遭遇西北軍閥馬步芳部隊的5個旅追堵。紅軍西路軍經(jīng)過4個月的浴血奮戰(zhàn),英勇抗擊,共殲馬步芳部隊2萬余人,但西路軍遭受嚴重損失,除李先念、徐向前率部分部隊突圍外,其余紅軍或失散,或隱蔽,或被俘。紅軍西路軍未完成預定計劃而失敗。秦基偉率部殿后,最后打到只剩下3個人時被俘。秦基偉被關在張掖監(jiān)獄中。

    如今紅軍主力都編為八路軍了,關在獄中的紅軍應當回到八路軍的隊伍中去。中共在蘭州、西安的辦事處同國民黨交涉,國民黨答應放人。但國民黨放人倒是真放,卻有一個新名堂。紅軍戰(zhàn)士送延安,紅軍干部送南京。秦基偉是紅軍干部,自然是要被送往南京的。

    秦基偉和幾個人決定:跑。兩天后,紅軍干部上路了,秦基偉瞅空連夜逃跑,5天后,回到了共產(chǎn)黨的隊伍中——八路軍平?jīng)龅貐^(qū)辦事處。

    1937年9月6日,八路軍一二九師抗日誓師大會召開。秦基偉被編在教導團,參加了這次大會。10月18日,一二九師到達山西平定縣。

    沒有想到,在平定,秦基偉面臨著一個人生轉折點,成了一支部隊的具體組織者和創(chuàng)始人。這支部隊的正式番號是“八路軍一二九師秦賴支隊”,亦稱“一二九師抗日獨立支隊”。

    原來,一二九師到達平定后開始休整幾天。10月20日,秦基偉正在下象棋,教導團一名參謀前來通知,讓秦基偉火速到師部政訓處主任張浩那兒受領任務。

    秦基偉敏銳地覺得有要緊事,就丟下一盤未下完的棋,趕到師部張浩主任那兒。

    張浩開門見山,說:“秦基偉同志,你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老兵了,有基層作戰(zhàn)經(jīng)驗,也有師團工作的組織能力。因此,我們師里幾位領導決定,派你去太谷縣當游擊教官。那里已經(jīng)有一支隊伍,但是由于缺乏軍事管理人員,隊伍渙散,難成氣候。派你去,就是要把這支隊伍帶起來,拉出來。怎么樣,有信心嗎?”

    帶隊伍,拉出來,都沒有問題,但是剛回到革命隊伍又要離開革命隊伍,秦基偉有點舍不得。不過,秦基偉的回答還是擲地有聲:“請首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就這樣,秦基偉歷盡艱辛,來到了太谷縣,在原有的游擊武裝基礎上,逐漸拉起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后來就是“秦賴支隊”。1937年11月18日,根據(jù)八路軍一二九師命令,在太行山區(qū)成立第一支由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游擊武裝——一二九師秦賴支隊。秦基偉任司令員,賴際發(fā)任政委,朱效成任政治處主任。秦賴支隊規(guī)模很大,下轄3個大隊。

    1938年4月,晉冀魯豫軍區(qū)成立,把在太行山發(fā)展起來的數(shù)支游擊武裝劃分成5個軍分區(qū),秦賴支隊改稱第一軍分區(qū),司令員、政委仍分別由秦基偉和賴際發(fā)擔任。1940年8月,百團大戰(zhàn)期間,第一軍分區(qū)領導人有了變動,司令員秦基偉,政委高揚,副司令員胡震,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峰,政治部副主任楊克冰。

    由秦基偉拉起來的這支武裝隊伍,番號幾經(jīng)變更,最后改稱為“秦向支隊”,即司令員是秦基偉,副司令員是向守志。1945年10月,晉冀魯豫軍區(qū)決定組建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六縱隊,“秦向支隊”編為第六縱隊序列,稱“第十八旅”。到了1949年2月,十八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三十六師。

    他給鄧小平一份檢查,鄧小平給了他一個處分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秦基偉被任命為太行軍區(qū)司令員。接著,解放戰(zhàn)爭開始,形勢的發(fā)展有利于加快解放事業(yè)的步伐。1947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在河南省博愛縣正式組建。縱隊司令員由秦基偉擔任,政委由黃鎮(zhèn)擔任,參謀長由何正文擔任,政治部主任由谷景生擔任。

    新建的九縱一直把自己當“小弟弟”看待,聽從老大哥陳賡和謝富治率領的第四縱隊指揮。用秦基偉的話來講,“九縱成立的晚,是繼三縱和六縱之后,在太行山誕生的太行人民的第三個兒子。雖然打了不少仗,但多為偏師,主攻的少,配合的多。在指揮關系上,也自覺退讓,甘心接受四縱首長指揮”。

    九縱真正改變“小弟弟”角色,是在鄭州戰(zhàn)役中,一仗揚名,一躍成為主力部隊。

    1948年下半年,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相繼打響,捷報頻傳。9月25日,中央軍委批準華東野戰(zhàn)軍舉行淮海戰(zhàn)役的建議。劉伯承、鄧小平指揮部隊加強西線行動,配合華東野戰(zhàn)軍作戰(zhàn)。10月9日,劉鄧決心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縱隊相聚攻取南陽、鄭州,策應華野在徐州戰(zhàn)場上即將展開的淮海戰(zhàn)役。

    鄭州戰(zhàn)役不是孤立的,可以說是淮海戰(zhàn)役的序幕。當時,劉鄧發(fā)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就明確了攻打鄭州的企圖:“吸引孫元良全部回援甚至可能更吸住邱清泉兵團一部向西,以達到協(xié)助華野作戰(zhàn)的主要目的?!?

    當然,九縱在最初的部署中不是重要角色,依然是“小弟弟”跟在“老大哥”后面受“保護”。

    秦基偉自然也想得開,想得明白。攻堅也好,配合也罷,主要目的就是消滅敵人。但秦基偉判斷,鄭州守軍有可能會逃跑。于是,他命令九縱做好阻逃打援的一切準備工作。

    果真不出所料,“老大哥”部隊一縱、三縱、四縱逼近鄭州時,守在鄭州的國民黨軍第十二綏靖區(qū)第四十四軍一○六師、第九十九軍二六八師,見勢不妙,棄城北逃。

    鄭州守軍的行動突變,打亂了作戰(zhàn)部署。鄧小平和陳毅都在四縱指揮所里。鄧小平只好打電話給北面的秦基偉:“不能讓它跑掉。”

    秦基偉回答:“政委放心,我的網(wǎng)已經(jīng)形成,它跑不掉。”

    陳毅接過話筒:“秦基偉,這一回就看你的了。打得好,我到你那里給你唱《借東風》,打不好,是要打屁股的。”

    部隊上下都知道秦基偉愛看戲,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不,連陳毅都知道這一點呢!秦基偉笑了:“陳司令員,你等著吧,打完鄭州,我們還是進城聽梆子吧!”

    陳毅說:“好。一言為定,你請客?!?

    秦基偉謀事在先,率九縱在鄭州以北的老鴉陳地區(qū),殲滅逃跑的國民黨軍1.1萬余人。1948年10月22日,鄭州宣告解放。

    10月25日晚,陳毅到達鄭州,說了一句“九縱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的話,讓秦基偉高興得當場表態(tài)要請客。

    陳毅說:“我們倆說話都是算話的嘛!”

    秦基偉說:“去看戲,《借東風》。”

    陳毅擺了擺手:“此一時彼一時,現(xiàn)在進城了,闊了,你給我找個大飯店??偛荒茏尪亲羽I了嘛!”

    就這樣,秦基偉親自開著吉普車——可見秦基偉的玩車水平——帶著陳毅上街請客,滿大街轉悠,卻找不到一家開業(yè)的大飯店。最后,他倆降低標準,在一家小飯店切了半斤牛肉,打了三兩老白干。

    正當秦基偉和陳毅喝酒吃肉時,鄭州警備司令部值班室電話鈴驟響。值班參謀桑臨春一聽,電話那頭是鄧小平:“找你們秦司令員!”

    這邊是鄧小平找秦基偉,那邊是秦基偉酒足飯飽,送走了陳毅,獨自一人到中原大戲院看戲去了。

    這還了得,鄭州剛剛解放,一個警備司令不在位。鄧小平坐到了警備司令部的值班室,一直等到秦基偉回來:“今天晚上,我們兩個都有事了。你給我一份檢查,我給你一個處分?!?

    打了大勝仗的秦基偉,怎么也沒有想到,稍不留神,自己挨了一個處分,他的后勤部長楊以山還因強征民車被撤了職。當然,秦基偉明白,這是鄧小平在給九縱敲警鐘,防止驕傲自滿。

    在坑道里當“老虎”,在毛澤東面前說“謊話”

    鄭州解放后,秦基偉指揮九縱參加淮海戰(zhàn)役。1949年2月15日,九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秦基偉任軍長、谷景生任政委。秦基偉成了十五軍首任軍長。十五軍下轄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師,歸第二野戰(zhàn)軍第四兵團指揮。

    秦基偉和谷景生率十五軍參加渡江戰(zhàn)役后,一路追擊,取橫山,占鉆山,逼上饒;后又輕取南平,威懾福州。十五軍可以說是一路席卷,所向披靡,取得了驕人戰(zhàn)績。

    195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志愿軍第三兵團和第九兵團入朝參戰(zhàn)。秦基偉指揮的十五軍改稱志愿軍第十五軍,調(diào)歸志愿軍第三兵團建制。1951年3月,十五軍進入朝鮮戰(zhàn)場。眾所周知的是,第十五軍和第十二軍在朝鮮一個叫上甘嶺的地方,打了一場令美軍膽破心寒、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戰(zhàn)役。上甘嶺戰(zhàn)役前夕,國內(nèi)開始的“三反”運動,也影響到朝鮮戰(zhàn)場。在坑道里,秦基偉差點成了一只“大老虎”被槍斃。

    “三反”運動還有一個名稱,叫“打老虎”運動。所謂“老虎”,就是貪污人民幣一萬元以上的,叫“大老虎”,是要槍斃的;貪污一千元的,叫“小老虎”,是要挨處分的。

    由于上面布置了“打老虎”的指標,大家都有抵觸情緒。因此,在坑道里,秦基偉苦口婆心地讓大家發(fā)言,說:“打不到大老虎,打幾只小老虎也行呀!”

    經(jīng)過反復做工作,終于有人開口發(fā)言了:“軍長,打老虎是打下面的還是打上面的?”

    秦基偉說:“只要證據(jù)確鑿,上面下面的,都可以打。”

    “那就打你們軍首長吧,大老虎都在臺上!”那位干部站起來,提高了嗓門。

    一語驚四座??!軍長秦基偉、政委谷景生、副軍長周發(fā)田、參謀長張?zhí)N鈺、政治部主任車敏瞧全愣住了,一起瞪大了眼睛。秦基偉點了一支煙,不動聲色地說:“好嘛!你說我們是大老虎,請你說出根據(jù)來?!?

    那位干部似乎有準備,不慌不忙,逐條說來,多吃多占啦,意志消退啦,軍閥作風啦,連罵人要槍斃人的話也揭發(fā)出來了。幾件事一抖,激起了大家的不滿,火力就更猛了,連秦基偉過去的警衛(wèi)員也站起來:“解放戰(zhàn)爭時,我背一個洗臉盆,瓷都快掉光了,軍長也不讓換?,F(xiàn)在倒好,說換就換,我看軍長是變了,不艱苦樸素了?!?

    就這樣,新賬舊賬一起算,軍領導一個個都當上了“大老虎”。怎么辦?戰(zhàn)前“打老虎”,軍領導都要槍斃的?。?

    兵團副政委杜義德來到了十五軍,代表上級黨委作了結論,把大家的意見整理一番,劃定秦基偉、谷景生等軍領導既不是“大老虎”,也不是“小老虎”。事隔30年后,秦基偉回憶起在朝鮮坑道里的“三反”運動,說:“我們只當了一回‘老虎’靶子,讓下面的同志操練了一回嘴皮子。”

    打完坑道里的假“老虎”,接著打上甘嶺的真“老虎”。秦基偉率領部隊在上甘嶺打了一個“威震世界”的戰(zhàn)役——上甘嶺戰(zhàn)役。戰(zhàn)役中,秦基偉嫻熟地使用蘇聯(lián)支援的“喀秋莎”火箭炮,打得美軍飛機招架不住。秦基偉說:“人倒霉了,喝口涼水也塞牙;仗打順了,地炮也能打飛機。”

    1953年上半年,秦基偉回國后,到各地作報告,《人民日報》連續(xù)報道,還配社論《慶祝上甘嶺前線我軍的偉大勝利》。

    1953年6月16日10點左右,秦基偉來到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落座不久,毛澤東從內(nèi)房走出來。秦基偉立即起立,敬禮。毛澤東微笑著握著秦基偉的手,說:“啊,秦基偉同志,歡迎你?。 ?

    秦基偉說:“主席,我代表十五軍的指戰(zhàn)員,向主席匯報來了?!?

    毛澤東說:“好哇,請坐下來談?!闭f完,自己坐進沙發(fā)里,把秦基偉拉到另一只沙發(fā)里。

    毛澤東接著說:“上甘嶺打得很好。上甘嶺戰(zhàn)役是個奇跡,它證明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眾國的鋼鐵還要硬。這個奇跡是你們創(chuàng)造的?!?

    毛澤東一邊說一邊拿起茶幾上的煙盒。

    秦基偉說:“是主席和軍委指揮得好,戰(zhàn)士們打得頑強?!?

    毛澤東點點頭,笑了笑,說:“你們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這里沒什么好東西,那就請你吸煙吧!”

    秦基偉的手下意識地伸向煙盒。但秦基偉沒有拿煙,而是將煙盒順勢向毛澤東那邊稍稍推了推:“主席,我不會吸煙?!鼻鼗鶄テ铺旎恼f了一句謊言,而且是在毛澤東面前說了謊言。事后,秦基偉說:“我覺得在毛主席面前吞云吐霧不大合適。但是,說假話是要嘗苦頭的。當時,我一天沒有兩包煙解決不了問題,可是已經(jīng)說過不抽了,再不敢翻案了。心里暗暗叫苦?。 ?

    “哎呀呀,你這個當軍長的還不吸煙。不吸煙怎能坐指揮部啊,要是我,那可就是沒辦法啰?!泵珴蓶|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接著,毛澤東開始問秦基偉是哪里人,多大歲數(shù)了,志愿軍官兵在前線的情況,等等。秦基偉都一一作了回答。

    11點左右,秦基偉起身告辭。毛澤東將秦基偉送到門口,又說:“朝鮮戰(zhàn)爭是要停下來的,所以調(diào)你到云南工作。云南是我國西南大門,處于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邊防線長,還有殘匪在境外活動,斗爭情況復雜。你年輕力壯,到任后要多下去,熟悉地形,了解部屬,把邊防建設好,把大門守好?!?

    秦基偉立正回答:“一定按主席要求去做,請主席放心?!?

    1953年7月,秦基偉到云南軍區(qū)任副司令員。1955年4月,云南軍區(qū)改稱昆明軍區(qū),秦基偉改任昆明軍區(qū)副司令員。

    1955年的中將,1988年的上將

    1955年9月,秦基偉被授予中將軍銜。

    同月,昆明軍區(qū)司令員謝富治調(diào)中央工作,秦基偉升任昆明軍區(qū)司令員。

    秦基偉是177位中將中最早擔任大軍區(qū)司令員的。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當主官有了建大功立大業(yè)的平臺;壞事是,1966年那場席卷中國的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讓秦基偉成了大軍區(qū)一級的高級將領中最早下臺的人。

    1967年2月12日,周恩來派了一架飛機,把秦基偉接到北京,安排在京西賓館,沒了職務,也沒有任務。在周恩來的保護下,雖然秦基偉在“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個浪頭下,成了沒有還手之力的“死老虎”,但卻躲掉了挨打、侮辱人身的事件。與不少老干部受沖擊、折磨,甚至被整死相比,秦基偉最早下臺算是“因禍得?!?!

    1969年3月至8月,中蘇邊境接連爆發(fā)了幾起沖突事件,中共中央發(fā)出通知,在北京的中央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戰(zhàn)備疏散。10月上旬,秦基偉帶著女兒畹江,“疏散”到了湖南省漢壽縣的一個軍墾農(nóng)場。從此,秦基偉開始體力勞動。

    1971年9月,林彪事件后,中國的形勢稍有變化。1972年3月,秦基偉被允許到長沙治療在農(nóng)場落下的肩周炎。

    1973年4月下旬,廣州軍區(qū)一位政治部副主任受中央軍委的委派,來到湖南某療養(yǎng)院,把秦基偉等人叫到會議室,傳達了軍委指示,宣布秦基偉和李成芳、王蘊瑞等3人去北京,其他人去昆明。這位副主任傳達完后,又集合了療養(yǎng)院的工作人員和那些監(jiān)督的人,宣布:“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不準喊老秦老李了,要喊首長,要服務好,務必做好保衛(wèi)工作。”

    幾天后,廣州軍區(qū)派車來接秦基偉、李成芳和王蘊瑞等3人,并組織他們到韶山參觀了毛澤東故居,然后從長沙上火車。4月28日,秦基偉到達北京火車站,解放軍總政治部派人把他接到北京海運倉招待所。

    4月29日,秦基偉接到通知,五一勞動節(jié),黨和國家領導人陪同外賓游園,要他參加。5月2日,秦基偉的名字見了報,老戰(zhàn)友們知道秦基偉被解放了,紛紛前來看望。久別重逢,各歷其險,彼此之間都為能活著相見而感慨萬千。

    5月28日,中央在京西賓館召開一個工作會議,通知秦基偉和李成芳參加。在小組會上,周恩來說,國務院人手缺,部長亟需補充;問秦、李兩人愿不愿到國務院工作。李成芳說“愿意服從分配”;秦基偉除了說“愿意服從分配”外,加了一句“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到國家部門工作有困難”。周恩來笑了笑對秦基偉說:“你是文化人中的沒文化人,沒文化人中的文化人。”這個評價不低。當然,秦、李兩人的工作問題,周恩來沒有作最后決定。

    7月初,秦基偉被任命為成都軍區(qū)司令員。

    1975年10月,秦基偉被任命為北京軍區(qū)第二政治委員。1980年1月,秦基偉改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

    1984年10月1日,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人民解放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qū)司令員秦基偉陪同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敞篷檢閱車檢閱了陸??杖姴筷?。

    1987年11月,秦基偉由北京軍區(qū)司令員升任國防部部長,當選為中央軍委委員。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93年3月,秦基偉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97年2月2日1點58分,秦基偉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 上一篇:遲浩田將軍的故事(保存)
  • 下一篇:開國少將:李基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