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文韜武略 > 正文
學習園地
  • 毛主席衛(wèi)士長——李銀橋簡介
  • 時間:2019-11-03 12:29:10        編輯:chen_2016        點擊量:5759次
  • 李銀橋(1927年9月—2009年9月22日),河北省安平縣東河疃村人,武當派的俗家弟子,擅長太極拳和太極劍;曾先后任毛澤東主席的衛(wèi)士、副衛(wèi)士長、衛(wèi)士長 [1]  。

    2009年9月22日因肺部感染于航空醫(yī)學研究所附屬醫(yī)院去世,享年82歲。

    場景一

    毛澤東曾對他說:“銀橋,我和我家里的事瞞天瞞地瞞不了你?!庇?span style="text-indent:2em;">說:“我活著的時候你不要寫我,我死了以后你可以寫,要如實寫?!?/span>

    場景二

    1962年,李銀橋離開毛澤東時,毛澤東又說:“你走了,我這里不要衛(wèi)士長了。你在這里干得長是因為我們合得來。在你以后,我不會再要衛(wèi)士長了?!彼?,李銀橋成了毛澤東最后一名衛(wèi)士長。

                                                                                   ——摘自《衛(wèi)士長談毛澤東》 權延赤 著

    懷念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你的光輝思想永遠照我心……”這首歌唱出了億萬人民對領袖的深情。

    我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日子里,親眼目睹當代偉人毛澤東的非凡氣度,親眼目睹過他為國為民日夜操勞的情景。同時,我也親身體驗到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平易近人,體恤民情的豐富情感。毛澤東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十幾年了,我對老人家的懷念卻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反而愈加強烈。他那慈父般的音容笑貌,平凡而又偉大的形象時時縈繞在我心頭。

    近幾年,我曾應邀到各地黨政機關、軍隊、廠礦企業(yè)和大專院校講過近百場“毛澤東的故事”。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年學生對他老人家的熾烈感情,使人激動、難忘。我常想: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今天,人們的觀念和追求與毛澤東在世的那個時代已經(jīng)有了很大變化,但人民群眾對他依然懷有那么深的感情,這是為什么?正像一位青年朋友對我說的那樣:毛澤東來自人民,他為中國人民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世界,又為人民能過上好日子,耗盡了一生的精力,這樣的人,才是人民愛戴的人,才是人民深深懷念的人。

    我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十五年,感受最深的也正是這一點:領袖愛人民,人民愛戴自己的領袖。在這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人民怎能不深切地懷念他。

    為國家日夜操勞

    我是在中國革命處在一個重要關頭時到毛澤東身邊工作的。那時正值延安保衛(wèi)戰(zhàn)。當時我軍與敵人的兵力懸殊很大、幾乎每天都在行軍。毛澤東的工作條件極為艱苦,他或是在行軍的馬背上,或是在老鄉(xiāng)的炕頭上、鍋臺邊,晝夜操勞,指揮著身邊和千里之外的全國各個戰(zhàn)場。

    1948年5月26日,毛澤東到了西柏坡,在這之后的半年間,我軍與國民黨反動派進入了大決戰(zhàn)的時期。根據(jù)黨中央和軍委的分工,毛澤東和周恩來負責最高軍事決策與指揮遼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等三大戰(zhàn)役。我軍在四個多月中,殲滅敵軍一百多萬,取得了推翻蔣家王朝的決定性勝利。在這次大決戰(zhàn)中,毛澤東傾注了全部精力來指揮戰(zhàn)爭,常常幾天辦公室的門都不出。他有時一天中要給各戰(zhàn)場起草,簽發(fā)十幾份、幾十份作戰(zhàn)命令。夜間工作是毛澤東的習慣,但那幾個月中,白天他也極少合眼。在遼沈戰(zhàn)役中,毛澤東為指揮錦州戰(zhàn)役,兩天三夜沒上過床,靠幾包煙,幾杯茶,連續(xù)工作。指揮三大戰(zhàn)役那年,他已經(jīng)五十五歲了,可是他有超人的精力,工作起來我們四個衛(wèi)士都熬不過他一個人。當時,負責照料他生活的有我們四名衛(wèi)士,輪流值班。我們這些十幾、二十歲的小伙子在白天還挺精神,可是一到夜里,特別是后半夜就常常困得抬不起頭來。有一次一名衛(wèi)士值著班睡著了,結果被仍在工作的毛澤東發(fā)現(xiàn),親切地給這名衛(wèi)士披上一件御寒的大衣,這名衛(wèi)士醒來后很不好意思。作為衛(wèi)士,我們見毛澤東長期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心里很著急,可又一下子想不出好辦法讓他睡覺或是把他從那間二十平米的房間里拉出來散散心。于是我想了個辦法,看到他批閱文件時,就上前扶他坐在藤躺椅上,這樣,他看文件,我則站在他身后為他篦頭。毛澤東很欣賞這樣做說:“-銀橋,你為我解決了一個難題,篦頭是一種很好的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疲勞?!薄拔衣牶蠛芨吲d,可每次篦頭后又很后悔,因為篦一次頭,毛澤東就取消了一次睡眠。以前,毛澤東身體很健康,滿頭烏發(fā)。可就在平津戰(zhàn)役進入后期的一天,-我為他篦頭時,發(fā)現(xiàn)他的頭上出現(xiàn)了一根白頭發(fā),當時我驚叫了一聲“主席,你有白發(fā)了!”我見毛澤東的眉梢也動了動。“拔下來吧!”當我將白發(fā)拿到他面前時,毛澤東只用眼睛凝視了一下,樂觀地說:“白一根頭發(fā),勝了三大戰(zhàn)役值得?!?

    長期的戰(zhàn)爭生活,使毛澤東養(yǎng)成了夜間工作的習慣。然而,作為一個幾億人口大國的領袖,毛澤東無法擺脫接二連三的那些亟待處理的國內外大事。因此,白天的睡眠對他來說也是難以保證的。有人問我毛主席平均一天工作多少小時,我答不上來,因為他的一日時間表與我們普通人習慣的作息時間不一樣。通常,他從吃完飯后便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清晨四五點鐘,還沒睡二三個小時,就會又有緊要事催他起床處理,而這一起床,也許又是不分晝夜地連續(xù)辦公。從我到他身邊工作直到1962年離開的十五年間,毛澤東的工作時間一直是這樣的。所以,要計算他一天的工作時間,只能用“周”來計算。有個衛(wèi)士曾經(jīng)給毛澤東計算過一周內的工作與睡眠時間。結果在一周168小時中毛澤東的睡眠時間還不足27小時,其余的時間幾乎全在工作和讀書。

    毛澤東與李銀橋

    -毛澤東超人的精力,是我接觸到的眾多領袖人物中最不平凡的一個。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黨中央帶著我們進了北平城。當時我們這里的衛(wèi)士都很年輕,心里天真地想到:我們勝利的大局已定,毛澤東能松口氣了,然而,萬沒想到他老人家的工作卻更加忙了。剛進城時,毛澤東住在香山的雙清別墅。-為了籌建新中國并準備召開第一次全國政協(xié)會議,毛澤東幾乎天天要接待和拜訪各界人士,常常忙得連吃飯時間都被擠掉。當時為安全起見,毛澤東白天進城,晚上回香山,每天乘著車來回跑,體力消耗很大,可他老人家從沒因此而減少過手頭上的工作。-我們這些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盡可能為毛澤東做些事??沙3M絼?,端到他桌前的飯,總要熱了一次又一次。一天,工作了廿多個小時的毛澤東感覺肚子有點空了,便叫值班衛(wèi)士到廚房烤幾個竽頭,端上竽頭后,衛(wèi)士便從辦公室退了出來,過了一會兒,衛(wèi)士進屋發(fā)現(xiàn),毛澤東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而他的嘴里竟還半含著一個竽頭呢!毛澤東就是這樣,工作起來不知疲倦,直到勞累得不能自持時才會歇一會。為了能從工作中把毛澤東拉出來休息片刻,我們不知想了多少招術,可常常被他老人家“說破”。毛澤東在工作中偶爾休息十分鐘散散步,擴擴胸,有時為了讓他多換換腦子,我經(jīng)常在這十分鐘上做點小手腳,可是常常被他發(fā)覺。雖然毛澤東每次是讓值班衛(wèi)士記時間,但只要一到十分鐘,他幾乎都會分秒不差地準時回到辦公室,只有下雪天他出來散步才例外。毛澤東一生酷愛雪,一見雪就會忘情。一次又一個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到了,我見他在雪地里那興奮的勁頭,便故意把休息延長了十分鐘。甘分鐘到了,我再不敢耽誤,便說“主席,時間到了。”毛澤東聽后又像以往發(fā)現(xiàn)我做“手腳”似地說:“銀橋,你的表怎么又出毛病啦!”我不敢撒謊,說:“主席,我多給你了幾分鐘?!泵珴蓶|聽后樂呵地說:“可我覺得今天的時間太短了。”這樣“浪費”時間,在毛澤東一生中實在太少。

    記得開國大典的前一天,毛澤東上午開會,下午參加紀念碑的奠基典禮,晚上又回辦公室開始工作,一直到10月1日清晨還沒有休息。我和幾名衛(wèi)士都非常著急,因為下午他還要參加舉世矚目的新中國開國大典,他休息不好,出點什么意外,這是誰也擔當不起的責任呀!為此,周恩來同志一連三次打電話來詢問主席睡覺了沒有,并且命令我無論如何要想法子讓毛澤東好好地睡上一覺。無奈,我一次又一次地進屋,可見他老人家伏案聚精會神工作的情景又不敢多去打擾。長期在他身邊,我深知毛澤東的習慣,在他工作時是不允許別人隨便打擾的。毛澤東曾經(jīng)對身邊的人說過:“你們勸我休息是對的,不過,次數(shù)多了,反會影響我的工作。每天大大小小那么多事都在等著我處理呀!”

    時針已經(jīng)指到早晨六點了,毛澤東還在伏案辦公。于是,我硬著頭皮又一次進屋輕輕勸他休息,并把周恩來的話一起報告了。毛澤東沒有作聲,繼續(xù)看著寫著。大約又過了十幾分鐘,他才起身到院子散步。十分鐘后,他對我說:“銀橋,我睡覺吧?!蔽亿s忙服侍他洗澡,上床后,便從臥室退出,但是憑我的經(jīng)驗推測和在門外聽到的細微動靜,我肯定這一上午毛澤東也沒睡幾個小時。下午一點我叫醒他后,吃完飯,作了一些準備工作,便陪他步行至勤政殿。三點正,毛澤東與其他領導人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這天,從下午三點到晚上十點,除中間有一次回中南海吃飯外,站了幾個小時,十點多鐘回到“菊香書屋”。盡管如此勞累,可毛澤東一進辦公室,窗前那盞明亮的燈,又是徹夜未熄。

    時刻掛念人民疾苦

    新中國成立后,如何搞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是個新課題。為了使人民盡早地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的社會主義幸福生活,就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毛澤東就開始把精力轉移到這一新課題上。

    還在轉戰(zhàn)陜北的緊張艱苦歲月里,毛澤東在指揮對敵戰(zhàn)爭的同時還在關注著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并著手為全國解放后實行全面土改作準備。記得那是1947年4、5月,我軍運用毛澤東的“蘑菇”戰(zhàn)術,接連在青化砭、羊馬河和蟠龍三戰(zhàn)三捷,徹底打垮了胡宗南的囂張氣焰。使留守在陜北的黨中央和我軍從戰(zhàn)略上由被動變成了主動。10月,部隊轉戰(zhàn)到了佳縣神泉堡村。此時山東臨沂的戰(zhàn)役也在激烈進行。有一天,毛澤東對我說:“銀橋,準備一下,明天開始跟我到佳縣附近幾個地方走一走,少奇同志他們在西柏坡開會通過了一個《中國土地法大綱》,現(xiàn)在剛在解放區(qū)傳達,我們下去調查一下看看怎么樣?!边@一次社會調查共用了十多天的時間,毛澤東沿黃河邊走了幾個村莊。他每到一地,白天不是聽匯報,就是跟農(nóng)民一起邊勞動邊聊土改的事。晚上,便在煤油燈下?lián)]筆疾書。這次調查,為毛澤東在楊家溝中央會議上作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著名報告,以及后來向黨內發(fā)出的《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和《新解放區(qū)土地改革要點》等重要文件作了準備,充實了大量材料。對當時解放區(qū)土改工作和加快解放戰(zhàn)爭進程都起了重要作用。這次社會調查我也得到了很大收獲。遵照毛澤東指示,我把所見所聞整理出了一篇“旅行集”,毛澤東看后笑了,抓起筆把“集”字改成了“記”字,并在文中又改了不少錯別字,揮起大筆批示道:“寫得很好,大有希望?!泵珴蓶|,還要我把“旅行記”寄回老家給我父母和鄉(xiāng)親們看,他說:“告訴你父母,你在我這里工作,有了進步。”我父母和村里人見了這份由毛澤東親筆批示,簽名的“旅行記”十分高興,特別是村干部,說也要像延安解放區(qū)那樣,把土改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把主要精力傾注在為廣大農(nóng)民盡快擺脫貧困上。五十年代初期,他親自領導了農(nóng)業(yè)合作化運動,使幾億農(nóng)民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分散、單一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走上了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55年這一年。當時,為了鼓勵廣大農(nóng)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毛澤東以極大熱情一次又一次地到各地巡視。這年的下半年,他為了編輯、出版《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吩咐我不要讓任何人打擾他,獨自一個人關在辦公室里看啊寫啊,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將全書的一百多篇文章逐篇認真地進行了審閱修改,并親自寫了104條按語。那段時間里,他的辦公室每天長夜徹明,早上總有一堆修改好的文稿讓秘書拿走謄寫。兩個月后,這本巨著就與讀者見面了,為當時我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由于我們的人民政權是在舊社會反動派留下的爛攤子上建立起來的。農(nóng)民到底有沒有飯吃,老百姓的日子到底過得怎樣?這是解放初期毛澤東每天在操心的大事。為了考察民情,毛澤東多次突然通知我們,說他要到郊區(qū)農(nóng)村或普通市民家看看。就是在歡送外賓從機場回來的途中,有時也提出要到飯館里坐坐。在外出開會或巡視中,為能夠真實地了解民情,他總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和有關地方的領導,不要驚動下面,以便能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同群眾聊聊天。只要有機會能接觸群眾,毛澤東總不愿放過。后來,出于安全考慮,親自到下面的機會少了,可他依然始終不放過任何了解民情的機會。一方面,他每天閱讀大量群眾來信和各地各部門送來的材料,一方面動員身邊的衛(wèi)士和警衛(wèi)戰(zhàn)士到基層一線作實地調查,或者讓我們利用探親、休假的機會了解民情。

    1955年初,毛澤東要我到我的老家河北省安平縣搞調查。這時正值搞農(nóng)業(yè)合作化之際,我回到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那里的農(nóng)村干部工作簡單化。為了讓農(nóng)民入社,村干部把村民召集起來后,插上兩塊牌子,一塊掛著毛主席像,一塊牌子上寫著蔣介石,然后讓村民根據(jù)各自的心愿站到牌子下面。這樣簡單化的工作損害了農(nóng)民對共產(chǎn)黨的感情和入社的積極性,我把這一情況及時向毛澤東匯報。毛澤東聽后立即說道:“這怎么行!不能這么簡單嘛!中國農(nóng)民很苦,過去在地主的剝削壓迫下沒有土地,新中國分給了他們土地,一下子要他們交出土地走合作化的道路,思想很可能一下子轉不過來,我們做工作的同志要給他們講道理,講合作化的好處和意義,天下哪有那么簡單站站隊就能解決問題的事。說完,他隨即給當時的河北省委書記林鐵同志寫了一封信,要求糾正那種“入社站隊”的作法。

    為了更多地了解來自群眾的呼聲和要求,不久毛澤東又指示辦公廳和中央警衛(wèi)局給他專門成立一個警衛(wèi)中隊這個中隊的成員都是從各地區(qū)挑的,并且有一定文化水平。毛澤東親自規(guī)定了中隊的三項任務,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幫助他搞社會調查。

    以后的一段時間內,毛澤東身體不太好,我們知道,那是因為百姓吃不飽飯使他日夜牽腸掛肚所致。為了盡快想出解決辦法,毛澤東不顧醫(yī)生的勸阻,又開始帶病南下巡視。并且接連召開會議,制定了幾項重大決策。當時毛澤東只有一個心思,就是想法讓挨餓的百姓能早點有飯吃,吃得好一點。

    南下巡視回到北京,毛澤東把我們幾個衛(wèi)士召到他的辦公室,鄭重宣布:國家和人民都在受難,我們人人都要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

    他說:“老百姓吃定量了,我也應該定量嘛。是不是肉不吃了?銀橋,你們愿不愿和我一起帶這個頭???

    我當時表示愿意??煽吹矫珴蓶|日趨衰老的身體,我不由勸阻說:“不過,主席你年紀大了,不比我們年輕人,而且每天又有那么多大事要辦,就別……”

    “不行”毛主席立刻打斷了我的話:“我是黨中央主席,更應該帶好頭。從今天起,我們就實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過定量?!鳖D了頓,他又朝我說:“我還得另加一條:把每月的工資減少一些。銀橋,這件事交給你去辦。”

    交待的事情就要照辦,這是毛澤東的一貫作風,我們這些工作人員誰也不敢違反。就這樣,在國家最困難的歲月里,毛澤東整整七個月沒有吃過一口豬肉。在他的影響下,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也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堅持不吃豬肉。

    人民的疾苦,國家的災難,時刻牽動著毛澤東的心。1960年12月26日這一天,毛澤東又把我和林克、高智、葉子龍、王敬先、封耀松及汪東興叫到他的屋里,心情十分沉重地對我們說:“現(xiàn)在老百姓遭了災。我老了,只好請你們幫我辦了。你們都下去搞些調查研究、看看到底下面有些什么問題?人民公社、大辦食堂,到底好不好?群眾有什么意見?要把真實的情況反映上來……”

    我們幾位同志默默地點點頭,表示一定按照他的指示去辦。為這件事,毛澤東輾轉難眠,又專門為我們下去的事寫了一封信,讓我們認真一閱。我和同志們看著他的信,心里很不是滋味,因為這一天是毛澤東67歲生日。以往每逢這一天,我們總要搞點“小花樣”,讓毛澤東樂呵樂呵,可這一次意義不同尋常。

    夜深人靜時,我給多日不能入睡的毛澤東梳頭,我發(fā)現(xiàn)他的白頭發(fā)不知不覺又多了,不由一陣心酸……當年在西柏坡我發(fā)現(xiàn)毛澤東第一根白頭發(fā)時而如今,他的白發(fā)已不是一根兩根了,而是一片一片的。那都是為全國老百姓操心太多了呀!

    除汪東興外,我們一行六人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到河南許昌地區(qū)鄢陵縣搞了半年社會調查,后來,我們又去江西勞動半年。回到北京后,我向毛主席匯報了這一年工作和勞動鍛煉的體會。他聽了很高興,并說,“以后,我的身邊人員都要下去鍛煉。”

    嚴于律己是楷模

    毛澤東生前十分重視革命勝利后我們黨、我們的干部能不能經(jīng)受得住資產(chǎn)階級“糖衣炮彈”襲擊的問題。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他就向全黨提出了這個問題。他指出;全國革命勝利以后,資產(chǎn)階級的“糖衣炮彈”將成為我們所面臨的主要危險?!盃幦∪珖鴦倮?,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當中央機關決定從西柏坡向北平搬遷時,一天他問我:“銀橋,要進城了,你準備得怎么樣啊?”

    “東西都收拾好了,隨時可以行動?!蔽易砸詾闈M有把握地回答道。

    “這里呢?”毛澤東指了指我的太陽穴。見我不解其意,便又說:“小心,不要中了資產(chǎn)階級的“糖衣炮彈”,不要當李自成?!蔽衣犃祟D時如聽到警鐘一般肅然。

    明末,農(nóng)民領袖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占北京城后,部分首領腐化,內部發(fā)生宗派斗爭,最后導致徹底失敗。毛澤東經(jīng)常用這一歷史教訓提醒黨的高級干部要引以為鑒。在向北平進發(fā)的乘車前,毛澤東還這樣幽默地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我們是進京趕考去嘛!”

    他的話逗樂了大家。周恩來接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澤東習慣地用大手在胸前一劃,堅定地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他是這樣一次次地告誡過全黨。當?shù)蹏髁x分子不能用武力和戰(zhàn)爭把中國納入資本主義陣營,而企圖用“和平演變”來實現(xiàn)他們推翻紅色政權的目的時,毛澤東更加重視教育全黨、全國人民不要在資產(chǎn)階級的“糖衣炮彈”面前軟化自己的革命意志,要堅定不移地信仰馬列主義,走社會主義道路,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骨氣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他自己更是這方面的行動典范。

    在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穿的是與士兵一樣的衣服,與別人不一樣的是他衣服的補丁特別多,甚至連毛衣上都有補丁。別人聽來似乎不相信這點,可我是在他身邊關照生活的衛(wèi)士,他的衣食我最清楚。在陜北楊家溝時,我見他的襯衣已經(jīng)補了又補,硬得像紙板似的,實在不能再穿了,我便拿給他看說:“主席,您看看吧,再穿就該出洋相了。說不定您在臺上作報告,一做手勢,這衣服就裂開了。”

    沒有他批準,任何衣物都是不能扔的。這次他從我手中把衣服接過去,看了又看,說:“它跟我多年了?!蓖A似蹋f:“這樣吧,用它補別的衣服,讓它再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吧?!苯夥藕?,日子好過些了,可毛澤東的衣著仍然保持著戰(zhàn)爭年代艱苦樸素的傳統(tǒng)。五、六十年代,他老人家身上,穿的衣服只有兩套比較新一點,那就是參加開國大典和去蘇聯(lián)時穿的衣服,其余的衣服不是有補丁的,就是穿了不知多少年的舊衣服。他的內衣內褲上的補丁多得實在讓人看了心酸。我?guī)状翁岢鎏韼准碌模伤疾煌?。毛澤東雖然身著帶補丁的衣服,但仍然不失領袖的風度。

    有人會說一國之主,干嗎搞得這么寒酸,可毛澤東說:“有條件了,吃得好點,穿得好點,我不反對,可我是一國之主,如果全國人民都能吃得好、穿得好、我心里才高興。“平日里,他老人家雖然經(jīng)常教育我們這些身邊工作人員要艱苦奮斗,但看到我們一些年輕衛(wèi)士穿上一身新衣服或換了一雙新皮鞋,他也會高興地欣賞起來,或者開一句玩笑。在穿著上,他的原則是:“你們年輕人穿新的精神,我歲數(shù)大了穿舊的舒服。”

    毛澤東在吃上也是十分艱苦和節(jié)約的。戰(zhàn)爭年代,他就吃“二米飯”(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蒸),菜是一半野菜一半酸菜。另外,是他一生離不開的辣椒。解放后,他吃的還是十分簡單,以紅糙米和竽頭為主。他和家人的生活帳是由我負責的。記得五十年代開始工資制后,一天我把他和他家人的每月生活費列了個計劃,其中伙食一項是每天三元的標準,拿給毛澤東看時,他的目光停在“每天三元”一欄上,問我:“三元一天是不是高了呀?”我解釋說那里包括招待客人的開支,他這才批了兩個字“照辦”。

    毛澤東嚴于律己的作風,在一些人看來有點“天方夜譚”可生活中的毛澤東就是這樣。從1953年至1962年的十年間,毛澤東只做過兩套新外衣,沒擦過什么“霜”“膏”“油”之類的東西。他睡的是硬木床,枕的是白布養(yǎng)麥皮枕頭。有一次,他在外地巡視,當?shù)卦谒筒蜁r拿來一付象牙筷子,他堅持不用,說:“太貴重,我用不動?!?

    對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毛澤東也是十分注意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始終保持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和人民領袖的風范。

    毛澤東愛游泳。有關部門為了照顧他的身體,便在玉泉山修了一個小游泳池。一天毛澤東到了那里,一聽說游泳池是為他修的,當場氣呼呼地把那位干部批評了一通,并吩咐我讓秘書從他稿費里拿出三萬多元交給有關部門,算作修這個游泳池的費用。以后,毛澤東根本沒有用過那個游泳池。

    毛澤東嚴于律己,還表現(xiàn)在對自己的子女問題上。他老人家對子女要求特別嚴格,不允許搞一點特殊,他曾說:“我的榮譽不準孩子們沾,我是我,他們是他們,靠他們自己去闖?!?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八歲時母親楊開慧犧牲后,他帶著兩個小弟弟流落上海街頭,吃盡了苦。毛澤東非常疼愛他,但仍然嚴格要求他。當岸英從蘇聯(lián)回到延安,毛澤東便送他幾件帶補丁的衣服,叫他下鄉(xiāng)跟著農(nóng)民去種田,說是讓他補上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這一課。

    到西柏坡后,毛岸英與烈士劉謙初的女兒劉思齊戀愛了。毛澤東對這件事是贊成的。一天,岸英找父親提出要結婚的事,當時,岸英已27歲了,可劉思齊還差幾個月才滿18周歲,毛澤東不同意兒子馬上結婚,說劉思齊滿了18周歲再結婚。結果,岸英不高興,主席批評了他。岸英說:“我自己的事還是讓我自己做主吧!” 毛澤東說:“你找誰結婚你做主,結婚年齡不到,你做得了主嗎?制度和紀律要做你的主!” 岸英頂嘴道:“歲數(shù)不到就結婚的人多著呢……” 毛澤東生氣了,毫不留情地說:“誰叫你是毛澤東的兒子!我們的紀律你不遵守誰遵守?我再說一遍,思齊不滿18周歲,你們就不能結婚!”

    直到一年后的1949年10月,岸英和思齊才結了婚?;槎Y是在中南海菊香書屋的西屋里舉行的,只準備了一桌飯。他倆沒做新衣服。新婚夫婦穿的都是平常的衣服。毛澤東僅送了兒子一件“禮物”——那件他穿過的呢子大衣。毛澤東風趣地對兒子、兒媳說:“我沒有別的東西送給你們,這件大衣,晚上可以當被子蓋,白天岸英穿上可以防寒?!笨吹剿先思疫@樣對待和要求自己的愛子,我們幾個衛(wèi)士都很感動。

    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了,毛澤東決定派兒子去朝鮮。當時岸英正在一家工廠當黨總支副書記。一些同志勸阻毛澤東,說岸英在單位里工作很忙,負有重要責任,離不開,就不要去朝鮮了。 毛澤東先給他們講了一大通道理,最后,他還是那句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去?” 沒多久,岸英在朝鮮戰(zhàn)場犧牲了。當毛澤東聽完葉子龍報告時,半天沒說話。后來,他把目光轉向茶幾上的煙盒,伸手去拿煙,手抖得很厲害,沒有拿準。我忙上前幫他把煙取出點著。

    毛澤東默默地連抽兩支煙,眼圈都紅了,可他強忍著不讓淚水流出來。最后,他還是喃喃自語地說了那句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我聽后,忍不住地掉淚,他老人家一生失去了好幾位親人,如今又是晚年喪子。當時,我想:要是能為他老人家分擔一點痛苦有多好!后來,岸英的忠骨同普通志愿軍烈士一樣埋在朝鮮,這也是毛澤東的決定。

    李訥是毛澤東的小女兒,毛澤東疼愛她,但從不溺愛。在轉戰(zhàn)陜北到進北京城初期,李訥一直是我愛人韓桂馨帶的。毛澤東幾次對小韓說:“阿姨,不要以為毛澤東的孩子就特殊,從小開始就不能灌輸這種思想。要教育我的孩子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樣。不能叫孩子打著我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韓桂馨就帶著李訥吃大食堂的飯。李訥上中學后,吃住在學校,只有星期六回家。學校在郊區(qū),一旦有活動,天黑才能離校。我不放心,便瞞著毛澤東派車去接。汽車停在校外僻靜處,然后由衛(wèi)士進校找她,出校后再悄悄坐車回家。此事不知怎么被毛澤東發(fā)現(xiàn)了,便嚴厲地批評了我。我爭辯說:“天太黑,一個女孩走夜路不安全……”

    毛澤東兩眼盯住我問:“別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別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為什么不行?不許用車接,說過了就要照辦,讓她自己騎自行車回來。”于是,我便從天津給李敏、李訥姐妹倆各買了輛飛鴿自行車。當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李訥在學校吃不飽,臉色不好看,一天,衛(wèi)士尹荊山問她是不是病了?李訥忸怩了半天才小聲說:“叔叔,我確實很餓……”聽了尹荊山的匯報,我心里又急又難過。且不說她是毛澤東的女兒,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餓成這樣,我也不能不管呀!于是我們搞了點餅干悄悄給李訥帶學校去。不料此事又被毛澤東知道了,他把我叫進屋,厲聲道:“三令五申,為什么還要搞特殊化?”我小聲嘀咕:“別的家長也有給孩子送東西的……”“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干也不能送!” 從此,我再也不敢給李訥帶餅干了。 這就是我們的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的一生,為中國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但他在生活上對自己,對子女卻那么嚴格。他一生中沒有過任何奢求,可是,他對同志,對我們卻關懷備至。我在他身邊工作,對我的識字學習,我的戀愛婚姻,以及我離開他身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掛在心上。 我十一歲離開父母參加革命,廿一歲來到毛主席身邊,與他老人家朝夕相處十五年,我得到的是任何人都不曾給予過的慈父之愛。我是幸福的。 我常?;貞浧鹋c毛主席分別時的情景:我們相對落淚,他對我那令人肝腸寸斷的話語,他把我攬入懷中難舍難分的別離之情,對我離開他后的工作安排和囑托……我終生難忘!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毛主席,您的功績,您的恩情我永世不忘。您永遠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毛澤東的貼身衛(wèi)士長李銀橋說,毛澤東多次表揚粟裕時都有粟裕的親密戰(zhàn)友陳毅、鄧小平等人在場,毛澤東表揚粟裕的話就是傳不出來,淮海戰(zhàn)役結束以后,渡江戰(zhàn)役前,劉伯承、鄧小平去見毛澤東,鄧小平說:“在淮海戰(zhàn)役中,粟裕是立了大功的?!泵珴蓶|說:“我曉得的,粟裕的功勞最大!”

    解放后,1953年,陳毅陪同毛澤東坐火車從南京、徐州、濟南回北京,一路上毛澤東多次提到粟裕能打仗會帶兵,在徐州講粟裕立了第一功,陳毅說粟裕是“樊噲、韓信”,毛主席一聽很生氣地說:“粟裕一不是樊噲二不是韓信,我毛澤東也不是劉邦!粟裕就是粟裕,粟裕是人民的好兒子么!”陳毅檢討說:“主席講的對,剛才我失言了?!?對于這些談話,李銀橋說:“我再不講,(就)永遠沒人知道!” 2009年,電影《建國大業(yè)》中,黃曉明扮演李銀橋。

    2009年9月22號去世

    基本信息

    他,11歲參軍,大半生伴隨著共和國創(chuàng)始人毛澤東南征北戰(zhàn),15年與毛澤東形影不離,堪稱偉人身邊的貼身侍衛(wèi)。2009年9月22早上7點15分,原毛澤東衛(wèi)士長李銀橋,在度過自己82歲生日后不久,于航空醫(yī)學研究所附屬醫(yī)院不幸辭世。

    老人患腦血栓多年

    據(jù)李銀橋的愛人韓桂馨介紹,李銀橋患有腦血栓多年,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身體非常虛弱。9月5日,老人再次入住航空醫(yī)學研究所附屬醫(yī)院,近日來,病情惡化。第二天上午7點15分,護士在探視病房時,發(fā)現(xiàn)李銀橋老人已經(jīng)沒有了心跳。

    由于愛人韓桂馨年事已高,李銀橋老人在住院期間,白天都是外甥在照顧,晚上則由子女看護,老人已無法自理,每天需要有人定時幫他翻身,擦背。

    家中掛著主席詩詞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李銀橋老人的家中??蛷d的墻上,掛著毛主席送給他的一副詩詞,詩詞左邊是毛主席和李銀橋的合影,右邊是毛主席和李銀橋全家的合影。老人的愛人和子女正在商量為老人料理后事。李銀橋的兒子李卓韋表示,-目他們只通知了親友,預計將在24日舉辦追悼會,地點還未確定。由于李銀橋夫婦和毛澤東主席及其子女的特殊關系,屆時,李訥、毛遠新等人也會到場為老人做遺體告別。

    婚事由毛主席撮合

    李銀橋妻子

    據(jù)韓桂馨介紹,她和李銀橋是在1947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認識的,當時李銀橋是毛主席的衛(wèi)士,而韓桂馨負責照顧主席家的小孩。兩人經(jīng)毛

    主席撮合,于1948年冬天在香山結婚。兩人跟隨著主席一直到1962年,李銀橋被主席派到天津市公安局任副局長,1979年,李銀橋被調回北京任北京市人民大會堂管理局當副局長。3年后,調入公安部工作。

    李卓韋介紹,上世紀90年代,兩位老人曾應邀到各地黨政機關、軍隊、廠礦企業(yè)和大專院校講過近百場“毛澤東的故事”,2002年,兩位老人還合作著寫了《毛澤東和他的衛(wèi)士長》一書,深受大眾喜愛。(據(jù)京華時報報道)父親是一個優(yōu)秀的衛(wèi)士長

    記者:在您心中您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李卓韋: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無疑是陪伴主席走南闖北,做主席衛(wèi)士長的時候。而父親在生活中也是我們的榜樣,即便患病多年,依舊堅持鍛煉身體,并保持很好的起居、衛(wèi)生習慣??偨Y起來,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衛(wèi)士長,也是一個好父親。

    記者:多年來您和李訥、毛遠新的聯(lián)系密切么?

    李卓韋:媽媽17歲時開始照顧主席的家人,一邊照顧孩子們,一邊教他們文化。全家回北京后,我們依舊保持來往,李訥一直管我媽媽叫“小韓阿姨”。我父親住院后他們經(jīng)常探望,父親去世后,我已經(jīng)和李訥、毛遠新都通過電話,他們表示,會在追悼會當天為我爸爸做遺體告別。《京華時報》供稿

    回憶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唱出了億萬人民對領袖的深情。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都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往事一件件涌現(xiàn)在眼前。

    為主席篦頭 發(fā)現(xiàn)一根白發(fā)

    我是在中國革命處在一個重要關頭時到毛澤東身邊工作的。在遼沈戰(zhàn)役中,毛澤東兩天三夜沒上過床,靠幾包煙,幾杯茶,連續(xù)工作。作為衛(wèi)士,我們見毛澤東長期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心里很著急。我想了個辦法,看到他批閱文件時,就上前扶他坐在藤躺椅上,站在他身后為他篦頭。毛澤東很欣賞這樣做,說:“銀橋,-你為我解決了一個難題,篦頭是一種很好的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疲勞?!本驮谄浇驊?zhàn)役進入后期的一天,我為他篦頭時,-發(fā)現(xiàn)他的頭上出現(xiàn)了一根白頭發(fā),當時我驚叫了一聲“主席,你有白發(fā)了!”毛澤東只用眼睛凝視了一下,樂觀地說:“白一根頭發(fā),勝了三大戰(zhàn)役,值得。”

    半含著一個芋頭睡著了

    毛澤東超人的精力,-是我接觸到的眾多領袖人物中最不平凡的一個。-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黨中央帶著我們進了北平城。為了籌建新中國并準備召開第一次全國政協(xié)會議,-毛澤東幾乎天天要接待和拜訪各界人士,常常忙得連吃飯時間都被擠掉。我們這些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盡可能為毛澤東做些事??沙3M絼冢说剿狼暗娘?,總要熱了一次又一次。一天,工作了20多個小時的毛澤東感覺肚子有點空了,便叫值班衛(wèi)士到廚房烤幾個芋頭,端上芋頭后,過了一會兒,衛(wèi)士進屋發(fā)現(xiàn),毛澤東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而他的嘴里竟還半含著一個芋頭呢!

    含淚掰窩頭吃

    1958年至1962年間,由于天災人禍以及決策上的失誤,我國面臨重重困難,為此,毛澤東日夜焦慮,我們幾個衛(wèi)士和警衛(wèi)中隊的同志也不斷被派下去了解情況。一天,一名衛(wèi)士探親回來,帶了一個又黑又硬、摻雜大量粗糙糠皮的窩頭,含淚對毛澤東說:“主席,我講實話,鄉(xiāng)親們就是吃的這個……”毛澤東接過窩頭時雙手直在發(fā)抖,費了很大勁掰下一塊放入嘴里。老人家嚼著嚼著,流下了眼淚。毛澤東一邊流淚,一邊掰開窩頭分給我們:“吃,你們都吃,都要吃一吃,吃啊,這是農(nóng)民的口糧,是種糧食人吃的口糧……”他吃著說著,最后哽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我們站在一旁也難過地掉淚。據(jù)《炎黃春秋》

  • 上一篇:土木堡戰(zhàn)役:明軍名將一次性死絕,三大王牌全軍覆滅,對手很弱
  • 下一篇:古代歷史上著名的三大政變,結果影響頗深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