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文韜武略 > 正文
學習園地
  • 土木堡戰(zhàn)役:明軍名將一次性死絕,三大王牌全軍覆滅,對手很弱
  • 時間:2019-10-28 16:01:33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5309次
  •        在歷朝歷代中,明代前期的軍隊實力相對于其他朝代來說,可謂說是十分強大了,畢竟那時候火器已經(jīng)非常廣泛的被應用于戰(zhàn)爭了。冷兵器時代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從明太祖時期開始,明軍的軍事實力就已經(jīng)空前強大了,比北方的蒙古軍隊強大很多,另外,很多明朝的開國名將,比如徐達、藍玉等人就曾多次深入蒙古族領地、狠狠地打擊了蒙古族人,可以說使得他們元氣大傷。
           到了后來的成祖時期,他又曾先后七次親自率軍隊攻打蒙古,數(shù)次重創(chuàng)蒙古兵,從此蒙古人對漢人避之不及。然而,明朝這種軍事上的優(yōu)勢并沒有保持多久,在后來的一場戰(zhàn)役之后,明軍與蒙古軍隊的實力甚至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至于在那場戰(zhàn)役之后明軍一蹶不振,在此后的百余年之中,明軍再也無力主動對蒙古發(fā)起戰(zhàn)爭了,在蒙古人的屢屢南下侵犯中屢戰(zhàn)屢敗,幾乎沒有絲毫還手之力,而這場戰(zhàn)役就是土木堡戰(zhàn)役。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其他部落領地,明英宗很生氣,打算派軍隊去勸架,以顯示老大的威嚴,但是宦官王振卻慫恿他御駕親征以壯我軍氣勢,由于明朝對蒙古歷來都是軍事上有優(yōu)勢,所以他不顧群臣勸阻,把當時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但是此時明軍早已軍備廢弛,戰(zhàn)斗力全無,雖然三大主力盡數(shù)出動但是還是釀成土木堡之變。
           這場戰(zhàn)役造成重要影響主要有三:
           第一、三大主力被悉數(shù)殲滅
           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這三大營就是當年朱元璋打天下時的精銳,明朝軍隊中的勁旅。它們在太祖統(tǒng)一天下和成祖奪權登基的過程中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可以說是戰(zhàn)功赫赫。是名副其實的明軍核心部隊,他們的武器配備在全軍中也是極為先進的,實力最強的是神機營。也就是戰(zhàn)略支援部隊,擁有先進的火器,類似于現(xiàn)在的火箭軍。鳥銃,大炮在當時作戰(zhàn)中都是非常先進的。
           第二、朝中官員損失慘重
           六部、九卿傷亡巨大。
           打仗如看戲,英宗為了彰顯皇帝的威儀與氣派,也為了能讓大臣們都看看三大營是如何虐蒙古人的,英宗讓朝中大部分的文臣武將隨行。在朝廷六部之中,戶部尚書王佐、吏部左侍郎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還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栗、兵部尚書鄺埜、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yǎng)正等朝中重臣都隨軍出征,這些大臣可都是在朝的中堅力量,是正兒八經(jīng)的決定國家大事的的臣子。結果戲沒看成,把自己給賣了。重要官員幾乎死絕。
           第三、著名將領全部陣亡
           在成祖去世之后,其實這時候仍然還有很多開國名將健在,一直到英宗時期,像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成國公朱勇等差不多有幾十位善戰(zhàn)的名將都上了戰(zhàn)場。然而,壞就壞在隨軍的太監(jiān)王振手上,由于怕他們搶了自己的功勞,他直接剝奪了這些名將的軍事指揮權,這比北宋時期的文官監(jiān)軍還要慘,太監(jiān)弄權。這種做法的結果是蒙古軍隊一來,這些名將不能發(fā)揮自身的實力,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只能坐以待斃。

           在這些陣亡的名將中最可惜的要數(shù)英國公張輔了,他曾經(jīng)率領軍攻下越南,重新建立郡縣。結果在這場戰(zhàn)役中,他從馬上跌落,死于亂軍之中,還沒來得及發(fā)揮,就草草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自此之后,明朝軍隊在與蒙古族的抗爭之中一直處于守勢,前期痛擊蒙人的霸氣攻勢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應該說除了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之外,長期以來明朝北方邊防的軍備廢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朝中的士大夫為防止明王朝重蹈北宋滅亡覆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時大臣李賢都說:“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于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于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河北懷來縣境內(nèi)土木村中遺址,只剩下兩段城墻的土基。2008年,當?shù)厝嗽谕聊颈?zhàn)場上豎起了古戰(zhàn)場牌坊,建立起來明朝“土木之變”遺址。
  • 上一篇:明代臺州之戰(zhàn):蕩寇風云
  • 下一篇:毛主席衛(wèi)士長——李銀橋簡介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