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親子教育 > 名家名言 > 正文
親子教育
  • 唐玄宗的懺悔:錯用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大唐中衰
  • 時間:2019-04-26 15:49:36        編輯:xinzhengjiaoyu        點擊量:3060次
  • 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曾被迫無奈作過懺悔,他承認自己用錯了人。他用錯的是位高權(quán)重、掌握國家命脈的三人,就是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將領安祿山。三人中寵信一人,于國于民都有大害,何況還寵幸了三人!等到成了流亡之君,玄宗才知“悔無所及”。


    唐玄宗的懺悔:錯用三人大唐中衰


    “九五之尊”的皇帝極少有懺悔的;皇帝若懺悔,一定是處境不妙了,一定是不得已而為之。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五月,安祿山叛變,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姊妹,身邊的皇子、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陳玄禮等,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倉皇西逃。到了扶風郡,士兵們都不愿繼續(xù)跟著唐玄宗逃難,甚至散布了一些不利于玄宗的流言。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對皇帝的這支衛(wèi)隊已經(jīng)失去控制。不過天無絕人之路。恰好此時成都進貢的春綵10余萬匹運到扶風。玄宗見到這批春綵,立即有了主意。他命人將春綵全部陳列于大廳,然后召將士們進來,對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

    “朕近來年老糊涂,“托任失人”導致安祿山叛亂,不得已要遠避其鋒。知道你們都是倉促跟隨朕上路,來不及跟父母妻兒告別,一路跋涉,極其勞苦,朕慚愧之至。西去四川的路險阻、漫長,所經(jīng)郡縣房屋狹小,而人馬眾多,供給不免會發(fā)生問題?,F(xiàn)在你們可以各自還家。朕獨與兒孫、宦官前行入川,也完全可以走到。今天與你們訣別,你們可共分這些春綵,以作為路費。若是回到家中,見到父母及長安父老,請代朕致意。望各自珍重?!?

    史書說,玄宗在講這些話時,不禁“泣下沾襟”。 將士們哪里見過這種場面?不由得深為打動了。他們都表示要堅決地、始終跟著皇帝,決不敢有二心。玄宗的這席話,是生平難得的、較為深刻的一次懺悔。他講到了“托任失人”。至于信用了哪些不該信用的人,他沒有講。他應當知道他最不該用的三個人就是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

    一是會走“夫人路線”和“宦官路線”的李林甫。唐玄宗在位44年,用過幾名賢相,其中有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纮及杜暹、韓休、張九齡等。這些宰相中,姚崇、宋璟尤為著名。但是玄宗在晚年陶醉于歌舞升平,沉溺聲色,怠于政事,為奸人所乘,重用了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不該信用的人。李林甫是什么人?他是唐朝皇族,唐高祖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父親李思誨做過揚州府參軍。他的舅父、楚國公姜皎為他活動司門郎中的官職。李林甫靠了門第及舅父的關系,從千牛直長這個皇帝左右的侍衛(wèi)小官一步步迅速攀升。

    李林甫能登上宰相的高位,并在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19年,固然是靠了他的政治手腕,但也不盡然;他這樣的人符合晚年唐玄宗的口味,這是他長期受到寵幸的重要原因。李林甫是中國歷史上“口蜜腹劍”的典型人物,可唐玄宗不這么認為。在他看來,李林甫善解人意聽話,不跟他唱反調(diào)用起來順手。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在東都洛陽住長了,想回長安。宰相裴耀卿向玄宗進言:現(xiàn)在農(nóng)民收割還沒有完,須等到冬天農(nóng)閑方可返回。大臣們離開玄宗時,李林甫故意瘸著走路,掉在后面。玄宗問他哪里不舒服,他回答說:我不是有病而是有事要上奏皇上。洛陽、長安本來是皇上東宮、西宮,皇上要到哪里去,何必要等待時機。如果說妨害農(nóng)事,只要免除所經(jīng)地區(qū)的租賦就行了。玄宗大悅,立即下令駕車回長安。這事雖然發(fā)生在李林甫任宰相兩年后,但從中可以看出他工于心計,善于奉迎;他所以能登上相位,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靠這種手腕?!缎绿茣氛f:“林甫特以便佞,故得大任”?!氨阖闭?,巧言善辯、阿諛奉迎也。

    李林甫很會走“夫人路線”和“宦官路線”,這使他對玄宗的奉承更有成效。李林甫每次上奏,玄宗都很滿意,原來他通過宦官和妃嬪,把玄宗的心理活動摸得一清二楚。他見后宮最受玄宗寵愛的就是武惠妃,而且玄宗喜愛惠妃生的兒子壽王李清,超過喜愛太子,就想走武惠妃的門路。于是通過宦官,傳話給惠妃,說是愿意盡力保護壽王,實際上就是說,愿意幫助壽王取代太子。這一著果然很有效惠妃便在暗中幫助李林甫,李很快被提拔為黃門侍郎不久升任宰相。使玄宗有眼不能視,有耳不能聽,很快由糊涂而昏聵。

    在李林甫當政時代,更可怕的是李林甫從固寵保位的目的出發(fā)向玄宗進言,從今以后節(jié)度使要用寒族和“蕃人”;因為寒族沒有后臺,不會結(jié)黨,“蕃人”打仗勇猛。實際是害怕有文化、有名望的大臣“出將入相”,影響和動搖他的地位。于是一批“蕃人”專任節(jié)度使不受節(jié)制。這導致了安祿山的坐大和后來的安史之亂?!顿Y治通鑒》說“上晚年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復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于林甫?!?

    天寶三載(744年)玄宗對高力士說:“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答道:“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勢既成,誰敢復議之者!”玄宗不悅,高力士趕緊頓首請罪,說:“臣狂疾,發(fā)妄言,罪當死?!备吡κ刻嵝烟菩诓灰嘈爬盍指?,不要將政柄都交給他,并且要注意唐王朝潛伏的危機,可是玄宗根本就不想聽。

    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了。唐玄宗才對他有點認識。次年二月,玄宗下令削去李林甫官爵;子孫有官銜的除名,流放邊遠地區(qū);近親屬及黨羽50余人貶官。不但如此,還“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禮葬之?!?

    二是靠“裙帶關系”、會拍馬的楊國忠。唐玄宗用錯的另一個宰相是楊國忠。他是楊貴妃的“從祖兄”。就是說他的爺爺跟楊貴妃的爺爺是堂兄弟。此人不但是酒鬼,而且是賭徒。胸無點墨,行為不端,能言善辯,舉動輕躁,為族人所不齒。 楊國忠靠“裙帶關系”當上宰相,這話自然是不錯的,但不全面。他當宰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會拍馬。《新唐書》說他“又便佞,專徇帝嗜欲,不顧天下成敗”?!杜f唐書》說:“上春秋高,意有所愛惡,國忠探知其情,動契所欲?!彼ㄟ^“內(nèi)線”楊貴妃,清楚地掌握了唐玄宗的心理變化和他的嗜欲與好惡,投其所好,故很快得到玄宗的寵信。

    楊國忠一旦權(quán)在手,就將選拔、任用官吏的那套制度、程序都打亂了。本來選官要經(jīng)過幾個有關衙門和各有關官員,整個過程要從春天到夏天才能結(jié)束。楊國忠撇開各有關衙門,讓他的手下人在他的私宅密定名單。然后找?guī)酌賳T,名為討論名單,實際是走過場,一天就結(jié)束了。很多不合格的人都被選上。

    楊國忠從擔任御史到升任宰相,共兼40多個重要職務。他專管度支和吏部,負責財政和人事。他公務繁忙到這種地步,以至每件公文簽一個字都忙不過來。他只得交給手下的人去辦,于是手下的人便上下其手,導致賄賂公行。

    朝中大臣對楊國忠的德性看得清清楚楚,沒有人看得起他。楊驟登高位,朝臣們“指目嗤之”。不知是唐玄宗沒有聽到朝臣們對楊國忠的議論,還是他充耳不聞,反正他就是要用楊國忠。國人皆曰可殺的人,玄宗偏認為可愛、可用。

    后來,楊國忠在馬嵬驛被士兵殺死。

    三是善于賄賂、假裝”癡直“的安祿山。 安祿山的母親阿史德是突厥的巫婆。安祿山身材高大、肥胖。早年因偷盜羊,節(jié)度使張守珪要處死他,安祿山說:你不是要用人嗎?為何殺我?于是保住了性命。因打仗勇敢,升為平盧兵馬使。

    安祿山靠賄賂一路升官。他重金收買朝廷派到河北的使者,每次使者回京城,都贊譽安祿山。安祿山還將一名親信將領安插在京城探聽朝廷的動靜。唐玄宗左右的人,經(jīng)常在玄宗面前說,安祿山如何如何好,這種話聽多了,玄宗便相信安祿山是個人才。加上宰相李林甫因害怕儒臣以戰(zhàn)功升任宰相,影響自己的地位,建議唐玄宗專用蕃將安祿山便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為平盧節(jié)度使,后來又先后兼范陽節(jié)度使、河東節(jié)度使。

    安祿山過度肥胖,自稱肚子有300斤重。唐玄宗曾指著安祿山的腹部戲問:你肚子里有什么東西?怎么這樣大。安祿山答道:“更無馀物,正赤心耳!”一句話說得龍顏大悅。唐玄宗又讓安祿山去見太子。安祿山故意不拜太子,左右催促他下拜,他說:我是胡人,不懂朝廷禮儀,不知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說:這就是“儲君”,朕千秋萬歲后,他代朕做你的皇帝。安祿山說:臣愚昧,原來只知有陛下一人,不知還有“儲君”。玄宗覺得安祿山“癡直”得可愛,不知他其實是很狡黠的。

    天寶十三載(754年),唐玄宗對高力士說:“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也就是說,要把朝政托付給楊國忠,把邊疆的事情托付給安祿山等邊將。高力士回答說:“邊將擁兵太甚,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fā),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高力士說這話時,離安祿山反叛朝廷只有一年多。唐玄宗沒把高力士的話當回事。

    天寶十四載二月,宰相韋見素對唐玄宗說,安祿山謀反的跡象已經(jīng)顯露,玄宗不信。人人都知道安祿山要反,只有唐玄宗認為安祿山不會反。這時唐初以來實行的府兵制已經(jīng)敗壞,府兵逃亡殆盡,留下的都是軍官。連皇帝的警衛(wèi)部隊招募的也都是“市井負販、無賴子弟”,其他的部隊可想而知。有人說這時的唐王朝,“猛將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國無武備矣?!蔽鞑亢捅辈考辛巳珖木鴱妼ⅲ仆醭母剐牡貐^(qū)實際上很空虛,一旦天下有事,無兵卒可派,只能臨時招募。

    安祿山所以敢于反叛朝廷,正是因為他把唐王朝的病癥,看得很透。他看到了唐王朝強盛、富庶的表象掩蓋著的種種危機:君權(quán)下移,奸佞擅權(quán);朝綱紊亂,吏治敗壞;府兵逃散,軍不成軍;軍備廢弛,中原空虛;邊將坐大,枝強干弱;百姓困苦,上下離心。不過他不知道,他的謀反是不得人心的。

    安祿山占據(jù)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廣大地區(qū),厲兵秣馬十年,終于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發(fā)兵15萬,號稱20萬,反于范陽。幾個月后,攻下洛陽,進逼長安。

    唐玄宗開創(chuàng)了“開元天寶”年間的盛世繁華,唐玄宗在位后期用錯了宰相、將領,他必須喝下自己釀的這杯苦酒。




  • 上一篇:加強大學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
  • 下一篇:中共“特別黨員”名單:張學良也是共產(chǎn)黨員?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