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親子教育 > 綜合教育信息 > 正文
親子教育
  • 李文星之死,延展教育二三事
  • 時間:2019-01-30 19:34:06        編輯:xinzhengjiaoyu        點擊量:3238次
  • 李文星之死,延展教育二三事!如何培養(yǎng)能夠與社會相處的孩子
    逼進
    死胡同
    孩子,你現(xiàn)在唯一的任務(wù)就是學習,其余的不用你做;
    孩子,好好學、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賺大錢;
    ......
    很多時候,我們把孩子教育推進了一條死胡同,我們忽視了孩子未來是否能夠適應(yīng)社會?是否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有很多家長都是“命令式”教子,你必須這樣、你必須那樣......其實,你最終培養(yǎng)出的是一個羞于說“不”,不懂得拒絕的小綿羊。
    在這一個月里,看了李文星之死的新聞,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份本以為是上市公司的敲門磚offer,卻最終讓李文星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孩子總要長大,總需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為了避免稀里糊涂的被騙,安全教育這一課,請一定要為孩子補上!
    |NO.1|事件回顧
    年僅23歲的李文星,一個剛從985重點高校畢業(yè)的學生,一個剛走上社會的90后,一個對未來充滿期待和熱情的少年,在2017年7月14日,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尸體在天津的一個水坑里被發(fā)現(xiàn)……
    有很多人都關(guān)注了李文星死亡信息、傳銷組織等等,卻很少有人思考李文星的成長背景,以及整個事件的經(jīng)過。
    李文星,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農(nóng)家,是家里唯一的大學生,是全家人的希望。
    2017年5月15日,在北京天通苑的一間出租屋里,李文星不停地在網(wǎng)上投簡歷找工作,一整天下來,終于收到唯一一個回復,來自“北京科藍”人事部;
    通過電話簡單的面試后,5月19日,收到聘用通知函??墒钦l能想到,這只是一個傳銷組織的騙局;
    5月20日,從北京前往天津入職。但隨后,李文星頻繁失聯(lián),并且期間多次向同學借錢;
    7月8日晚,他向家里打電話,說了最后一句話:“誰打電話要錢,你們都不要給!”
    7月14日,尸體被發(fā)現(xiàn)在一個水坑里。
    在這短短的60天時間里,逃無可逃,躲無可躲,他經(jīng)歷著怎樣的絕望和垂死掙扎,一個年輕的生命隕滅,這是何等的悲哀。
    可是當今社會,有著與李文星同樣遭遇的人還在少數(shù)嗎?騙子手段或者高明,或者低劣,但受騙的“高學歷、高知識分子”卻不在少數(shù)!
    | NO.2 |
    被騙錢財是小事,關(guān)鍵是把命都騙沒了,這才是最可怕的事!錢與命永遠不能同日而語。
    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年前聚焦了全國媒體關(guān)注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件”。
    2016年8月19日,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qū)高考錄取新生徐玉玉被人以發(fā)放助學金的名義,實施電信詐騙騙走9900元。案發(fā)后,徐玉玉與父親到公安機關(guān)報案,回家途中心臟驟停,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時隔一年,主犯陳文輝一審因詐騙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3年到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犯罪分子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可是年輕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18歲,永遠的回不來了。
    受騙
    生命的定格
    看到這些血淋漓的事件,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更應(yīng)該深思。
    為什么一個23歲的少年,會輕易被騙進一個傳銷組織?為什么一個18歲的生命,停止在一起電信詐騙上?為什么那么多大學生會敗給一群無良知的社會青年?
    回想我們的教子路程,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將孩子們培養(yǎng)成了弱勢群體。他們從小在父母的保護下,學富經(jīng)綸卻對社會最骯臟的角落一無所知,詐騙、裸貸、傳銷、求職陷阱,無數(shù)雙罪惡的眼睛正緊緊盯著這些單純的生命。
    小時候,父母就總對孩子說:“孩子,你只要好好讀書,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其他的都不用管”,是的,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卻不可能陪伴他一輩子!
    總有一天,孩子需要長大,需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如果孩子被保護的太好,結(jié)果就是分不出善惡,不懂得拒絕,很容易稀里糊涂的被騙。
    一件件事情發(fā)生后,我們都痛惜:這些懂事的好孩子,為什么就沒能好好走下去?!難道除了命運之外,我們就找不到可以改變的地方了嗎?鯉魚跳龍門,寒門出貴子,孩子考上大學當然值得慶幸。殊不知,這只是人生的第一道關(guān)口。第二道關(guān)口遠比第一道更加復雜和艱難,那就是這個社會。
    | NO.3 |
    如何培養(yǎng)出適應(yīng)社會又能保護自己的孩子?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終極標準,而這個標準,是綜合性的。
    學習成績好固然重要,可并不是唯一,從學校到社會需要教孩子哪些能力?以下幾點,或許能讓孩子更容易的適應(yīng)社會:
    1
    余生很長,莫慌張
    家境一般的孩子,有著很大的決心,去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家庭現(xiàn)狀,這本無可厚非。但在這份決心中,有一個“致命”狀態(tài)——急!
    他們急著找工作、急著賺錢養(yǎng)家、急的他們忘記了“社會中存在陷阱”,于是,他們深深地陷了進去,有人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專業(yè),一份工作一份工作的換著;有人拿著大學文憑下了車間或工地,成為了體力工;有人進入了傳銷組織,難以逃脫......
    如果他們慢一點、心靜一點、多想一點,也許人生將會不同,將會更加精彩。可父母的期望與自己急功近利的心境不允許他們慢下來。
    余生很長,莫要慌張。等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階段,家長們就要開始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定力、理性分析能力,與強大的內(nèi)心。遇事先分析,“好飯不怕晚”,孩子余生很長,只要有能力,一定有合適的崗位在等著你,何必慌張亂投“醫(yī)”!
    2
    基本安全常識必須確保孩子了解
    李文星事件中,其實有幾個很明顯的問題, 比如:僅一個電話面試,僅幾個簡單的問題就通知入職,且入職offer來自QQ郵箱,這一系列的異常流程,只要稍微注意,稍微有些安全常識就可能會避免。
    雖然求職對于有些孩子還為時尚早,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識家長一定要提早告知孩子:
    認識基本的安全符號,例如:防止觸電、水深危險等符號,要知道110、119等求救電話,都是孩子所需的生活常識。
    3
    讓孩子及早認識到社會的殘酷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讓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善美,保護孩子不被外界傷害,但是社會的險惡不是你不說就會消失不見。
    科學研究顯示,孩子的適應(yīng)力,特別是心理適應(yīng)力遠超過成人。年齡越小、適應(yīng)力越強。
    在孩子幼年時的教育,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教會孩子愛,對生活的熱愛,對他人的關(guān)愛,教會孩子希望,并且?guī)椭⒆诱J識到社會的殘酷。
    孩子應(yīng)該保持善良,但也必須認清罪惡。
    4
    學習求助技能
    平時可以帶領(lǐng)孩子認識社區(qū)及街道上的求助地點,告知孩子有困難時可以求助。
    同時求助的技巧也不可少,讓孩子了解并且學習“叫、跑、說”的安全技能,高聲叫“失火了”或?qū)χ鴫娜说暮蠓胶啊鞍职帜銇砹恕?,再轉(zhuǎn)身逃向人多的地方或愛心店家。
    提前告知孩子這些,當孩子遇到相似困境時,就不會驚慌失措。
    5
    教會孩子勇敢拒絕陌生人
    告訴孩子:正常情況下,大人只會向大人求助,而不會向孩子求助,一旦遇到有大人主動讓你幫忙帶路、找東西,孩子需要立即提高警惕并遠離、甚至報警。
    無論是陌生人的食物,還是來自陌生人的求助,都應(yīng)該告訴孩子勇敢拒絕。
    6
    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能力
    生活中,特別是踏入社會,經(jīng)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打擊。
    抗壓力低的孩子,別人眼中的毛毛雨,都是他的狂風暴雨,遇到點挫折,就覺得無路可走,絕望至極;一件事情沒做好,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心靈太脆弱,還想要過得順風順水,說實話,實在是有點困難!
    7
    培養(yǎng)孩子終生學習的能力
    在學校,學習是孩子的首要任務(wù),可是學習不是唯一的生存技能,到了社會,會和各種類型的人接觸,現(xiàn)在社會不法分子的手段可以說越來越精明,如果想要在社會立足,走的更遠,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顯然是非常的重要。
    這樣孩子不僅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同時能夠洞察外界,即使身處困境,也會迅速想出應(yīng)對措施。
    培養(yǎng)
    與社會接軌的孩子
    教育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孩子在他“羽翼漸豐”的時候,能夠真正具備生存的能力。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教會他和這個世界相處的能力,這將是你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和保護!
  • 上一篇:歷史不容遺忘:大陸最后一位訴日慰安婦含恨離世
  • 下一篇: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離職,他留給老師、家長這4個教育啟示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