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國學文化 > 明清小說 > 正文
國學文化
  • 明清珍本小說《鴛鴦針》 書中5句處世俗語經(jīng)典
  • 時間:2020-08-13 14:18:57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693次
  • 知識是點亮人生的明燈,如果平時能夠多閱讀書籍,那么個人的談吐、修養(yǎng),也都會有非常大的改觀。有人喜歡現(xiàn)代言情、武俠小說,也有人酷愛具有歷史韻味的古籍。
    明清古典短篇小說《鴛鴦針》,就是這樣一部深受文化學者追捧的小說?!而x鴦針》全名《拾珥樓新鐫繡像小說鴛鴦針》,是由明末文人華陽散人,編輯的四回本古典小說。
    這部小說真實地反映了,明朝末年社會中下層老百姓的生活?!而x鴦針》中5句經(jīng)典俗語,時至今日依然在民間流傳,百讀不厭句句經(jīng)典。
    第一、逢人且說三分話
    從字面意義上就理解“逢人且說三分話”,可以解釋為無論和任何人說話,都不能“知無不言,言而不盡”。
    在說話的時候最好只說三分話,因為有一句古語叫做言多必失。所以特別是對初次見面的陌生人,絕對不能毫無保留地說出真實想法。
    《鴛鴦針》中有云:“逢人且說三分話,看破不值半文錢”。
    實際上這句俗語非常有道理,畢竟與人相處的時候,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毫無遮攔,那么就會被別人利用或陷害。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要多想少說,保持謹慎、警覺的態(tài)度,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不可進尺,不可退寸
    “不可進尺,不可退寸”其實非常好理解,絕對是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既不能向前邁進一尺,同時也不能向后退回一寸。
    從這句俗語所表達的內(nèi)涵上來進行分析,可以得知說的是做人或做事進退兩難。
    《鴛鴦針》中有這樣一句話:“如今是撞壁時節(jié),~。路窮才是窮。如今卻怎么處?”,實際上就真切的表達出了進退兩難的感覺。
    大家平時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或應對措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遇到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
    第三、害人還自害,饒人爭自饒
    “害人還自害,饒人爭自饒”,可以解釋為想要害別人,但是最終害的卻是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分寸,因為饒恕別人,其實也是在饒恕自己。
    《鴛鴦針》中有言:“害人還自害,饒人爭自饒?;虑槿缂埍。醴ㄋ扑?。”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居心叵測的人,他們?yōu)榱诉_到某種目的,不惜侵害他人的利益。但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因果報應,企圖害別人的人最終害的只能是自己,有的時候饒恕別人,其實就是寬恕自己。
    第四、不受苦中苦,怎為人上人
    這句俗語對大家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運用。
    “不受苦中苦,怎為人上人”,也可以寫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x鴦針》云:今夜燈前照,猶疑夢里身。不受苦中苦,怎為人上人?
    在舊社會,由于等級制度森嚴,普通老百姓想要有所發(fā)展,所遭受的苦難就一定要比貴族、富人多得多。
    當然換另一種說法也可以解釋為,不經(jīng)歷風雨又怎么可能見彩虹呢?也就是說只有吃過大苦的人,才能最終出人頭地。
    第五、忙忙如喪家之犬,昏昏似落網(wǎng)之魚
    實際上這句俗語蘊含著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如果不走正路,就會如過街老鼠一般倉皇逃跑,這種樣子看上去一定會狼狽不堪。
    《鴛鴦針》中有云:“那船家還睜著雙眼一路里罵了去?!比绻Y(jié)合上下文的語境,就一定會了解其中的含義。
    正常情況下“忙忙如喪家之犬,昏昏似落網(wǎng)之魚”,只用來形容那些做了壞事落荒而逃的人。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身正不怕影子歪”, 也就是說如果不做壞事,又怎么可能倉皇而逃呢?所以大家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光明磊落、大方仗義。
    結(jié) 語
    很多人雖然都沒有看過《鴛鴦針》,但這些不影響這部短篇白話小說的傳播。這主要是因為在這部小說中,不僅寫出了老百姓的人生百態(tài),同時還有很多十分經(jīng)典的俗語。非常符合老百姓的閱讀口味,所以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沒入歷史洪流。
    實際上除了文中所介紹的這五句俗語之外,滾到混水里、不管金命水命、狗不咬君子,以及大家比較熟悉的吃著碗里,望著鍋里,打劫得來,失火里去等,也都非常值得大家思考。
  • 上一篇:《紅樓夢》中耐人尋味的性描寫(精妙)
  • 下一篇:四大名著開篇詩詞中的警世箴言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