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的三層境界
時間:2019-07-11 11:31:18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160次
提起中國的國學名著,每人都能說出幾個,比如四書五經(jīng),比如四大名著,如果要我選一本對我影響最深的,自然是《紅樓夢》。
跟許多人一樣,我中學時開始接觸紅樓夢,到今天差不多15年,先后多次閱讀原著,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對紅樓夢的認識也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王國維曾有人生三境界說,我讀紅樓的過程,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境界。
第一層:寶黛愛情——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讀紅樓,是把它純粹地當成一本小說來讀,尤其愛情小說。我中學第一次接觸紅樓夢,也正是對愛情懵懂卻又向往的年紀。寶黛愛情是紅樓夢里的一條主線,兩百多年來,吸引了無數(shù)少男少女的心,寶黛愛情悲劇也賺足了少男少女們的眼淚。就像我們很多人的青春一樣,最美好的愛情,往往無疾而終,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大概是所有青春戀人心中永遠的遺憾。
看到寶玉黛玉一桌吃一床睡,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心里替他們高興雀躍??吹綄汍祠[別扭,生齟齬,有不虞之隙,求全之毀時,又時時替他們捏了一把汗。
常被寶黛愛情所感動,感動寶玉挨打后仍不忘使喚晴雯送去兩方舊帕,感動黛玉之心從進賈府開始便在寶玉身上落地生根,視為生命,未有一刻暫離。感動兩人互訴衷腸時的欲說還休……
這時的我,很青澀,不成熟,眼中的世界依然是非黑即白的,會羨慕寶黛之間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愛情,也深恨那些破壞寶黛愛情的人,因此會不喜歡寶釵、襲人。
所以,那時的男生,大多是喜歡林黛玉的,因為她鐘情寶玉,弱柳扶風,愛哭愛惱,心思純凈,像極了所有男生的初戀,也更容易激起男生的保護欲。
看到寶玉混在一堆女兒叢中,不用讀書,心生羨慕??吹谨煊裨峄?,令人憐惜。看到探春起社,深敬其雅??吹较嬖谱砼P,寶釵撲蝶,寶琴立雪,惜春作畫……覺得大觀園就是個青春王國,充滿了風花雪月,不食人間煙火。
那時讀紅樓,全無悲念,眼中只有愛情,只有美好,卻從未意識到,青春如此短暫,就像一場終會醒來的夢。
第二層:家族興衰——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一場大夢醒來,發(fā)現(xiàn)早已長大,慢慢成熟懂事后,再讀紅樓,就看出一絲悲涼,似乎它不僅是“大旨談情”,更寫興衰敗亡。
紅樓夢寫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看似都是赫赫揚揚近百年的豪門望族,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像賈府這樣的國公府,在歷經(jīng)近百年后,也已經(jīng)走了下坡路,“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nèi)囊卻已盡上來了”。
我們看賈府過元宵、過中秋、過春節(jié),處處繁花似錦,一片熱鬧喧囂景象;我們看元春省親,可卿出殯,賈母打醮,烏進孝交租,各種迎來送往,一片盛世豪門大場面,然而正是這些大宴賓朋的場景的襯托,在其真正敗落后才更顯悲涼。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一點曹雪芹用到了極致,他用樂景寫哀情,伏悲劇,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卻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伴隨著家族滅亡的,還有那一干青春好兒女。
原來大觀園,在家族盛時是青春王國,在賈府沒落時,便成了葬花冢,烏托邦,是唐寅詩里的“好知青冢骷髏骨,便是紅樓掩面人?!币彩琴Z瑞所持風月寶鑒的兩面。
正面看似風月,卻是紅塵之幻象,亦代表著盛世繁華,而反面之骷髏,正預(yù)示著衰落和敗亡,是人生最終的本相。
常言道富不過三代,正因為以賈寶玉為代表的賈府子孫,或不喜讀書,只在內(nèi)帷廝混,或流連勾欄瓦舍,眠花臥柳,或敗亡人倫,無視綱?!Z府有這些“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劃者無一”的敗家子孫,終至落得“家亡人散各奔騰”的結(jié)局。
這時的我,仍在讀書,也從賈府的敗落看到了一個事實,富貴之家,不讀書,只靠祖蔭,尚且有敗落結(jié)局,更不用說普通家庭了,尤其對于大多數(shù)的我們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廉價最便捷也最公平的一條路。
試想,如果賈寶玉、賈環(huán)等人,都能像賈蘭那樣,在母親的教導下,專心讀書,又或者賈珍、賈政、賈赦等人,能夠做一個真正合格的長輩,也許賈府都不至于那么快迎來“忽喇喇似大廈傾”的結(jié)局。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更沒有什么王權(quán)富貴可以永享萬年。相對于賈府這些不學無術(shù)坐吃山空的不肖子孫,我更佩服賈元春、賈探春等為家族做出個人犧牲的薄命女子。
秦可卿死時托夢王熙鳳,說她是脂粉隊里的英雄,其實何止王熙鳳,釵黛湘哪個不是?這時候才忽然明白,紅樓夢不僅寫愛情,寫興衰,曹公亦借此譜寫了一曲封建末世下的女性贊歌。
第三層:看破世情——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蔣勛曾說把紅樓當佛經(jīng)讀,這話在看破紅樓世情的人眼中,毫無疑問是準確的。
紅樓夢是世情小說,亦稱人情小說,它寫的是一段人情世故、世態(tài)炎涼故事,脂硯齋曾批“坐透紅粉關(guān),打破胭脂陣。”然而,世人多如那通靈玉,在人間久了,亦被聲色貨利所迷。
其實,曹雪芹在一開篇就通過好了歌以及解注告訴了我們答案,這書的所有有價值的信息,以及曹公耗盡心血所要世人懂的,便是甄士隱出家前解讀的好了歌。
有過生活閱歷的人,再看紅樓,滿眼慈悲,再無浮華,無喧囂,無貧富,無差別。我不敢說自己全懂,卻早早地體會到了世情冷暖幾字背后的悲涼。
曹雪芹晚年曾“舉家食粥”也曾“朝扣富兒門”,深知生活艱難,親歷世態(tài)炎涼,在見多了“路有凍死骨”后,曾經(jīng)貴為富家公子的他,又何嘗不是昔日的“朱門酒肉臭”?
很多人將看破世情等同于出家,其實不然,看破世情,即找到了活著的意義,而不再是為了名利汲汲營營,為了錢財死抓不放,為了富貴榮華耗盡一生。
人生到頭來,其實是一場循環(huán),你方唱罷我登場,賈府敗落了,賈雨村等新貴會粉墨登場,然而他也注定不會長久,“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取而代之的還會另有其人,正所謂“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br />
詩里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紅樓夢里說: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梢姡瑯s辱盛衰,自古而然,誰也逃不脫。
與那凡心偶熾,要下人世經(jīng)歷一番富貴榮華的頑石相比,我反而更佩服那一僧一道,早已參破世情,因而認為“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br />
正如紅樓夢曲子所唱: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讀紅三境界,是我十多年來讀紅的真實感受,也明顯感覺得出,人在不同的年齡段,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從關(guān)注人人向往的愛情,到對家族興衰的意識覺醒,到歷經(jīng)一番人世的看破世情。環(huán)境的改變,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讓我們看待身邊事物的態(tài)度和焦點也隨之而變。
紅樓夢寫愛情,寫興衰,寫人情,洞察人心,人性,每讀一次,都有不同收獲,值得一讀再讀。
作者:夕四少,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