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國學文化 > 唐詩宋詞 > 正文
國學文化
  • 辛棄疾一首《滿庭芳·靜夜思》包含25味中藥材
  • 時間:2023-04-21 14:57:23        編輯:宗皓        點擊量:1744次
  •        讀過書的都清楚,辛棄疾是南宋的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的稱號,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其詩詞貫穿了小學到高中的語文課本;但如果你多花點時間了解辛棄疾,你發(fā)現辛棄疾不僅是個拿筆的,還是個拿兵器的,是名頗有實力的武將。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軍大舉南侵,當時21歲的辛棄疾壯志酬籌,聚集2000人參加了起義軍,打算干一番大事業(yè)。第二年辛棄疾得知起義軍領袖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張安國后現身敵營,正幻想著未來的榮華富貴,而辛棄疾率領著50多人夜襲了幾萬人的敵營,將叛徒張安國活捉,抓回了建康,交由南宋朝廷處置。只可惜一朝為南宋官員,辛棄疾沒能再馳騁沙場,其軍事才能均被埋沒,1181年,辛棄疾仕途不順,遭遇被貶,后帶著妻子范如玉去到了上饒生活;但如果你再詳細了解辛棄疾,你還會發(fā)現辛棄疾精通醫(yī)學,一首《靜夜思》便包含25味中藥材,《靜夜思》全文如下: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硫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
           不同于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辛棄疾的《靜夜思》,思的是自己的妻子范如玉,該詞創(chuàng)作于辛棄疾與范氏新婚后不久,當時辛棄疾意氣風發(fā),一心想要建功立業(yè),便進入了軍營,但也思念在家中等待他歸去的妻子。
    而該詞中包含的中藥材分別有珍珠、沉香、硫磺、桂枝、水銀、半夏、云母、防風、郁金、黃柏、蓯蓉、鉤藤、連翹、縮砂仁、獨活、苦參、薄荷、熟地、常山、輕粉、續(xù)斷、烏頭、當歸、茱萸、菊花25種,你找到了幾個?
           辛棄疾的妻子范氏是太學生范邦彥的女兒,同樣學識淵博,收到辛棄疾的信后,也回了一首詞,其中也寫到了不少中藥材。除了《滿庭芳·靜夜思》,辛棄疾所寫的《定風波·用藥名招婺源馬荀仲游雨巖馬善醫(yī)》就更直白些,當時辛棄疾與擅長醫(yī)術的友人馬荀仲同游雨巖,即興作詞,把藥名嵌入了詞中,但卻又寫到了所見之景,還有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實在是妙哉!
           拿起筆桿,寫得了詞;拿起兵器,殺得了敵;拋開筆和兵器,辛棄疾還知醫(yī)懂藥,這是如此全才。在南宋張世南所寫的《游宦紀聞》一書中,便記載了辛棄疾用薏苡仁治疝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看過或聽過“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而這句卻是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 上一篇:唐詩為何能在唐代繁盛
  • 下一篇:張若虛和楊廣都寫了《春江花月夜》,誰寫得更好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