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他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學說把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尤其是教育及階級斗爭。
他的著作對很多課題都有貢獻,包括規(guī)范、形而上學、宗教、政治、修辭、生物和心理學等等。在斯賓塞的時代存在許多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譬如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湯馬士·亨利·赫胥黎和查爾斯·達爾文都是當代知名的人物。
在理論上闡述進化論的英國哲學家先驅(qū),先于達爾文。據(jù)說斯賓塞比較厭惡柏拉圖學說,他那句“即使三流小說家,也會比他(指柏拉圖)強,無疑是對柏拉圖的侮辱。這大概是因為斯賓塞是一個懷疑論者,而柏卻是一個攻擊懷疑論的辨證論者。另外,杰克·倫敦對斯賓塞不無推崇,在其代表作《馬丁·伊登》中,杰克·倫敦對斯賓塞不無贊美。
赫伯特·斯賓塞 [2] 于1820年出生于英國德比城(Derby),他是受尊敬的教育家威廉·喬治·斯賓塞夫婦所生的九個孩子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活下來的孩子,他的弟弟妹妹都在出生幾天后就死去了,只有一個妹妹活到了兩歲。
出身于教育家庭(祖父與叔父都是教育家),年幼的他被鼓勵去學習。年紀很小的時候,他經(jīng)常接觸并對學術(shù)課本及他父親的期刊發(fā)生興趣。
著名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終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兩朋友。一個朋友問他:“你不為你的獨身主義后悔嗎?”斯賓塞愉快的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 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安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主要著作編輯
《政府的適當權(quán)力范圍》(On The Proper Sphere of Government,1842年)
《社會靜力學》(1850年)
《社會靜態(tài)論》(1851年)
《人口理論》(A Theory of Population,1852年)
《款色哲學》(The Philosophy of Style,1852年)
《心理學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55年)
《合成哲學系統(tǒng)》(1860年)
《第一項原則》,ISBN 0898757959(1862年)
《規(guī)范資料》(1879年)
《教育論》(1860年在美國出版) [3]
《人對國家》(1884年)
《自傳》(1904年)
在西方,“課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斯賓塞所著的《什么知識最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