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開國將軍 > 正文
學習園地
  • 開國中將:楊梅生
  • 時間:2020-06-04 17:20:24        編輯:xinzheng_a        點擊量:3786次
  • 基本簡介

    楊梅生(1905-1978),男,原名楊勛梅。湖南省湘潭縣人。一九二六年參加國民革命軍武漢警衛(wèi)團。一九二七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班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一團副隊長,紅一軍團第十二軍特務大隊大隊長,第三十六師一○六團團工,湘贛紅三師師長,四川軍區(qū)參謀長,軍委警衛(wèi)營營長,紅四方面軍總部縱隊參謀長,抗日救國軍總指揮部參謀長。參加了長征??谷諔?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警備科科長,新四軍竹溝留守處參謀長,江北指揮部副參謀長,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司令員,獨立旅旅長兼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司令員。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qū)第一縱隊副司令員,熱河軍區(qū)代司令員,合江軍區(qū)司令員,第四野戰(zhàn)軍四十六軍副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軍長,湖南軍區(qū)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戎馬生涯

    衣食無著,參加反英示威大游行,熱血沸騰的楊梅生就此走上革命道路。

    1905年1月13日,楊梅生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淦田鎮(zhèn)(今屬株洲市)一個小藥商家庭。楊梅生在家排行老大,上過兩年私塾,因家境貧困輟學,后做過藥鋪幫工。

    1927年2月,楊梅生去長沙找事做。當時長沙失業(yè)者眾多,楊梅生無法找到工作,衣食無著時,正趕上湖南省總工會聯(lián)合各界舉行10萬人的反英大示威游行,他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斗爭行列。后來,湖南省總工會給了楊梅生兩塊銀元作路費,推薦他去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wèi)團當兵。到了武漢,楊梅生才知道這是一支共產黨控制的隊伍,團長是共產黨員盧德銘。楊梅生暗自慶幸自己找對了隊伍。

    為了挽救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發(fā)動了八一南昌起義。楊梅生所在的武漢警衛(wèi)團未趕上起義,輾轉到江西修水休整待命。

    1927年9月初,以毛澤東為書記的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將修水、銅鼓、安源地區(qū)的工農武裝和警衛(wèi)團整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楊梅生被編入第一團任班長,參加了9月9日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楊梅生起義軍第一、第二團在戰(zhàn)斗中相繼失利,第三團進攻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命令各路起義軍向瀏陽城東南文家市集中。9月19日晚,前敵委員會在文家市召開會議。這天正好是楊梅生帶班值勤。身材高大穿著長袍的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正要步入會場,楊梅生一見不認識,便讓毛澤東在外面等著,自己進去報告營長陳浩說:門口有個姓毛的找你。陳浩聽后急步走出會場,指著毛澤東對楊梅生說:"這是中央派來的毛委員。"楊梅生馬上向毛澤東行軍禮,表示歉意。毛澤東對他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給予了表揚。

    1928年4月24日前后,毛澤東率部在寧岡礱市與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兩支隊伍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改稱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原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改編為第四軍第三十一團,楊梅生調任該團警衛(wèi)班班長。由于楊梅生行軍、打仗總是一馬當先,勇敢頑強,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突出,進入井岡山后,他很快被黨組織確定為黨員培養(yǎng)對象。團部司號員、共產黨員曾仁貴經常找他談話,使他思想覺悟提高很快。1928年8月上旬,在井岡山茅坪,楊梅生由張風鳴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此,楊梅生成了一名無產階級先鋒戰(zhàn)士。

    巧接周恩來,妙斗饑餓,勝利完成"東線行動"任務

    1931年底,楊梅生奉命率1個營執(zhí)行一項特殊任務,到閩贛邊游擊區(qū)迎接從上海來的周恩來到中央根據地。此處山高林密,國民黨軍封鎖很嚴。途中與國民黨軍1個保安團遭遇時,楊梅生機動靈活,率部與國民黨軍保安部隊周旋,采取聲東擊西戰(zhàn)術,用2個連引開國民黨軍保安部隊,用1個連武裝護送周恩來安全到達長汀。1999年1月12日,楊梅生夫人劉堅回憶,解放后周恩來對此次行動仍記憶猶新,親切地稱呼劉堅"梅嫂",說"楊梅生很用腦筋,很會打仗,我那次通過封鎖線時,他指揮部隊聲東擊西,把敵人引開,不然過封鎖線是很危險的"。

    1932年1月,湘贛軍區(qū)成立,楊梅生調任湘贛軍區(qū)獨立第九師第四十三團政治委員,與團長何紫云指揮部隊配合主力,打擊湘贛邊地區(qū)國民黨軍。一次,國民黨軍在湘贛邊地區(qū)發(fā)現(xiàn)紅軍主力后,立即調集兵力逼進。楊梅生指揮所部,配合兄弟部隊向北佯攻,吸引國民黨軍。接著又在小布以北地區(qū)進行游擊活動,與地方武裝一道破壞國民黨軍交通,封鎖消息,做群眾工作。他還指揮少數部隊趁夜間天黑上山放火,假裝大部隊轉移的樣子,迷惑國民黨軍。國民黨軍進入根據地后,連連撲空。由于當地群眾"堅壁清野",國民黨軍連飯都吃不上,被拖得疲憊不堪,最后只好撤退。在這次長達兩個多月的戰(zhàn)斗中,楊梅生率部隊打了不少硬仗、惡仗,還克服了饑餓與疲勞等各種困難。

    1933年9月,楊梅生任紅一軍團第三師師長,同月改任該師第八團團長。10月,紅一軍團第三師轉隸紅九軍團。1934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將尋淮洲、樂少華領導的紅七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為配合這次行動,紅九軍團受命專程護送。楊梅生率領的第八團參加了這次"東線行動"。

    8月11日,當抗日先遣隊由閩東北向贛東南挺進時,紅九軍團帶著繳獲的火藥和大批物資,返回蘇區(qū)。楊梅生帶領全團指戰(zhàn)員肩挑背扛向蘇區(qū)前進,每人攜帶的火藥、食鹽及其他物品足有二三十公斤。他自己體質單薄,也和戰(zhàn)士們一樣,負重爬山越嶺,腳板起了血泡,也不讓別人分擔。楊梅生的模范行動,給全團指戰(zhàn)員增加了克服困難的勇氣。紅九軍團冒雨前進,經五城、寧澤、大吳池等地,終于在8月28日抵達蘇區(qū),將全部400多箱火藥和大批食鹽等物資安全運送到位。近2個月的"東線行動"勝利結束。

    因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纱藭r楊梅生不幸患上了瘧疾,畏寒怕冷,不停地"打擺子"。紅九軍團個別領導嫌楊梅生累贅,想把他留下。但軍團主要領導堅持要楊梅生隨隊長征,下令軍團擔架隊隊長夏朝安(建國后曾任北京軍區(qū)財務部部長)負責楊梅生的安全,用擔架抬著楊梅生隨隊行軍,并特批一百塊光洋給夏朝安掌管,以備萬一。1934年10月21日晚,紅九軍團從安遠、信豐間的新陂、小溪和贛縣的馬嶺等地突圍,從左翼掩護軍委野戰(zhàn)縱隊行進。中央紅軍進占新田、古陂后,突破了他們所謂的"鋼鐵封鎖線"。接著,又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鎖線。湘江戰(zhàn)役后,楊梅生身體慢慢地好起來。

    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召開會議,接受毛澤東關于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轉戰(zhàn)貴州的建議,決定紅軍改道西進。同日,軍委第一、第二野戰(zhàn)縱隊合并為軍委縱隊(后又改稱中央縱隊)。楊梅生受命擔任軍委警衛(wèi)營營長,隨軍委縱隊第一梯隊(鄧發(fā)任司令員)行動,主要擔負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領導的保衛(wèi)任務。1935年3月的一天下午,正當警衛(wèi)營隨中央縱隊在茅臺鎮(zhèn)附近的蜿蜒山路上行進時,忽然遠處傳來了司號員吹出的"嘀噠嘀噠"的防空警報聲,部隊馬上疏散隱蔽到兩旁的叢林中。一會兒3架敵機飛過來,耀武揚威地盤旋一陣,扔下了一串串炸彈,好幾個戰(zhàn)士倒在了血泊中。危急時刻,楊梅生請示總參首長同意后,不顧一切沖過敵機轟炸掀起的煙霧,來到機槍連的位置。命令機槍連的戰(zhàn)士們架起了四挺機槍。這時敵機正好進入機槍連的火力范圍,四挺機槍一齊射擊,織成了憤怒的火網。一架敵機被擊中,冒著濃煙向茅臺鎮(zhèn)方向墜落下去。另外兩架敵機落荒而逃。事后,警衛(wèi)營受到軍委首長的嘉獎和慰問。

    紅一、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后,中共中央決定組成左、右兩路軍北上抗日。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率領右路軍北上。第三十二軍與第五、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軍編為左路軍。楊梅生所在的警衛(wèi)營改編為第三十二軍第七團,楊梅生任團長,賴毅任政治委員。

    1936年2月,楊梅生被排擠出第三十二軍,任川康省軍事部參謀長,明升暗降,被剝奪了指揮部隊的權利。當時,軍委派到紅四方面軍工作的羅若遐(曾任紅一方面軍無線電營營長),因被張國燾無端懷疑而受到排擠,被停止無線電發(fā)報工作,安排在新聞臺專門負責抄收新聞。楊梅生和同受張國燾迫害的張令彬經常到新聞臺同羅若遐聊天。楊梅生從羅若遐那里得知,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已經到了陜北,打了不少勝仗,受到極大鼓舞。5月,楊梅生改任紅四方面軍總部縱隊參謀長。6月,張國燾被迫取消"第二中央"。7月初,紅四方面軍開始北上。經過近1個月的艱難跋涉,紅四方面軍終于第三次穿過草地,8月1日到達包座地區(qū)。

    "抗日戰(zhàn)爭"中,先入新疆學院擔任軍事教官,后在戰(zhàn)場上大顯神威,痛殲日偽。

    盧溝橋事變后,日軍開始了全面的侵華戰(zhàn)爭。經過中國共產黨的長期爭取,終于實現(xiàn)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1937年8月下旬,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楊梅生在抗日軍政大學結業(yè)后,中央軍委派他去八路軍一一五師工作,但他因身體不好沒有到職,留在八路軍總部擔任警備科科長。1937年9月初,他隨八路軍總部由陜西涇陽縣云陽鎮(zhèn)出發(fā),開赴恒山地區(qū)抗日前線。途中他患急性支氣管炎,不適應前線工作,便于次年2月重返延安,經組織批準去蘇聯(lián)學習,同時治病療養(yǎng)。

    1938年4月16日,楊梅生和赴蘇聯(lián)開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任弼時等同乘一架飛機到達迪化(今烏魯木齊)。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鄧發(fā)勸說和挽留下,楊梅生答應留在新疆。休養(yǎng)一段時間后,楊梅生病情好轉,于同年7月?lián)涡陆畬W院軍事教員,化名楊永生。當時,新疆學院是新疆惟一的高等學校,學院里有不少教職員是共產黨員,制定了"團結、緊張、質樸、活潑"的校訓,開設了聯(lián)共(布)黨史、政治經濟學、社會發(fā)展史等新課程。楊梅生在教學中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學用一致"的原則,經常采用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他運用在抗大學到的知識和辦學經驗,重視對學生的政治教育,經常向學生講解抗戰(zhàn)的形勢,宣傳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用延安精神教育青年學習,被青年學生們視為良師益友。不到半年,新疆學院呈現(xiàn)出一派蓬蓬勃勃的景象,被譽為"第二抗大"。因不滿共產黨在新疆學院青年學生的影響不斷擴大,盛世才借口支援地方工作,把新疆學院的中共干部全部排擠出來。

    1939年5月,楊梅生返回延安,立即要求到抗戰(zhàn)第一線工作,于是被調任新四軍竹溝留守處參謀長。9月,改任新四軍華中江北指揮部副參謀長。1940年4月,楊梅生任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司令員,聯(lián)防司令部下轄4個獨立團,楊梅生兼任獨立第三團團長。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是淮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侵華日軍總部所在地、汪精衛(wèi)的偽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隔江對峙。楊梅生等指揮聯(lián)防部隊進行一系列反"掃蕩"、反"蠶食"斗爭,鞏固和擴大了路東抗日根據地。8月,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撤銷,所屬地方武裝歸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直接指揮。9月初,日偽軍調集1萬余人,分七路對路東地區(qū)進行大"掃蕩"。11日,日軍1個小隊和偽軍1個團由來安向嘉山縣白沙王一帶進攻。楊梅生率獨立第三團在白沙王山地進行伏擊,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殲日軍1個小隊、偽軍3個連,繳獲長短槍200余支。其余日偽軍逃竄至仇集附近,楊梅生率獨三團乘勝追擊,進行夜襲,再殲日偽軍數十人。路東地方部隊配合新四軍主力,分散游擊,集中打擊,苦戰(zhàn)12天,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年底,路東各縣開展擴軍運動,路東地區(qū)的抗日武裝發(fā)展到2萬多人,為在淮南地區(qū)堅持反"掃蕩"、反"蠶食"斗爭創(chuàng)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為適應新四軍軍部重建后武裝斗爭的需要,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重建(見照片:陳毅代軍長與新四軍二師、四師部分干部合影,左起張樹才,新四軍二師四旅政治部主任、劉順元,新四軍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政治委員、方毅,新四軍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聯(lián)防辦事處主任、張愛萍,新四軍蘇北軍區(qū)司令員,后任新四軍四師師長、張云逸,新四軍二師師長、陳毅,新四軍代軍長、宋文,新四軍二師五旅13團團長、羅炳輝,新四軍二師副師長、楊梅生,新四軍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司令員、龍潛,新四軍二師鋤奸部部長,、周俊鳴,新四軍二師參謀長),楊梅生任司令員,劉順元任政治委員。楊梅生和劉順元領導和發(fā)動各縣成立軍事科或縣總隊,在根據地邊沿地帶普遍建立區(qū)中隊、鄉(xiāng)分隊。津浦路東地區(qū)形成了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群眾武裝(民兵)三結合的抗日武裝力量,與新四軍主力部隊共同擔負起保衛(wèi)抗日根據地的任務。

    1942年1月,津浦路東聯(lián)防司令部改稱為淮南蘇皖邊軍區(qū),下轄獨立第三、第四和第五團。在楊梅生、劉順元的統(tǒng)一指揮下,路東部隊戰(zhàn)斗力有了很大提高,開始主動向日偽據點攻擊。當年春天,楊梅生指揮部隊攻打來安縣相官集,斃傷偽軍20余人,俘虜130余人。4月16日,攻打儀征、六合間重鎮(zhèn)東溝,殲滅偽軍100余人,并收復了該鎮(zhèn)。同年秋天,楊梅生指揮獨立第三、第四團進攻六合縣新集,俘偽團長劉開太以下160余人,收復該鎮(zhèn)。

    1943年3月,楊梅生奉命調離淮南赴延安,由于路途艱險,輾轉11個月才到達延安。隨即參加延安整風,并于1944年7月進入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zhàn)爭中,楊梅生率部隨四野大軍從黑龍江一直打到湘南。

    1945年11月,楊梅生調任晉察冀軍區(qū)熱河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冀晉縱隊(亦稱熱河縱隊)副司令員。1946年1月,國民黨軍進攻古北口,楊梅生指揮所部第一旅并冀東第十四軍分區(qū)部隊迎戰(zhàn)。當時的情況非常嚴峻,敵我兵力懸殊。他獨自帶著一個參謀兩個警衛(wèi)員指揮著約3個旅的兵力,利用高山陡坡的有利地形,3天內擊潰了敵人4個師的猛烈進攻。戰(zhàn)斗快要結束時,國民黨軍一發(fā)炮彈在他身邊爆炸,他臀部被彈片擊中,再次負傷。

    1946年6月,蔣介石公開撕毀停戰(zhàn)協(xié)議,調集大批兵力,進攻中原解放區(qū),進而發(fā)展到對所有解放區(qū)的全面進攻。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zhàn)場上奮起反擊。8月,中央軍委命令楊梅生任熱河軍區(qū)代司令員。27日,國民黨軍集中3個軍兵力進攻承德,形勢異常緊張。楊梅生遵照中央不計一城一地得失、機動靈活打擊敵人的戰(zhàn)略方針,主動放棄承德,率領軍區(qū)機關和熱河縱隊第二、第三旅共1萬多人,在熱河地區(qū)進行游擊戰(zhàn)爭,靈活機動地打擊國民黨軍。由于連年征戰(zhàn)勞累和游擊戰(zhàn)爭的艱苦條件,楊梅生體質虛弱,免疫力低,經?;几忻啊⒅夤苎椎燃膊?。于是,領導決定他到赤峰(今內蒙古赤峰)治療休養(yǎng)。

    1948年7月,楊梅生調任東北合江軍區(qū)司令員。他隨即奉命率領合江軍區(qū)、龍江軍區(qū)9個獨立團,配合主力圍困長春。當時機關干部不齊,通訊器材缺乏,部隊又是兩個軍區(qū)合攏來的,困難不少。但當東北軍區(qū)參謀長伍修權下達任務后,楊梅生沒有絲毫猶豫,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率領部隊提前一天趕到長春前線,參與圍困國民黨軍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鄭洞國所部10萬余人,為解放長春立下了功勞。遼沈戰(zhàn)役勝利結束后,在哈爾濱召開的高干會議上,東北軍區(qū)領導羅榮桓對楊梅生克服重重困難,堅決執(zhí)行命令的可貴精神給予了表彰。

    11月,楊梅生任東北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副司令員。同月底,楊梅生同縱隊司令員詹才芳、政治委員李中權等一起,率部入關,參加平津戰(zhàn)役。天津解放后,第九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六軍,詹才芳任軍長,李中權任政治委員,楊梅生任副軍長。

    平津戰(zhàn)役后,經過4個多月休整,四十六軍奉命揮師南下,于7月上旬渡過長江,直逼長沙城下,促進了長沙的和平解放。

    10月2日,第四野戰(zhàn)軍中路軍分三路,向衡寶地區(qū)的國民黨軍全線出擊。楊梅生同軍長詹才芳、政治委員李中權一起率領第四十六軍主力火速向耒陽逼進,從右側鉗制國民黨軍。當國民黨軍退卻時,他們又率部向耒陽方向急進,于8日解放衡陽、耒陽,殲滅國民黨軍3000余人。

    當時,湘南地區(qū)有國民黨軍隊殘余和土匪武裝共5.4萬余人,還占據著一些縣城。1949年11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加強湘南地區(qū)剿匪力量,將第四十六軍留在湘南執(zhí)行剿匪和建政任務。中旬,第四十六軍軍部進駐衡陽市。14日,任命詹才芳為湘南剿匪指揮部司令員,李中權為政治委員,楊梅生為副司令員。同時任命楊梅生為衡陽警備司令員。

    湘南剿匪指揮部決定直接組織指揮嘉(禾)藍(山)臨(武)剿匪戰(zhàn)役。楊梅生協(xié)助詹才芳、李中權,指揮第一三六、第一三七兩個師和郴縣軍分區(qū)部隊共2萬人的兵力,采取先完成大包圍,然后分進合擊的戰(zhàn)術,對盤踞嘉禾、藍山、臨武地區(qū)以王春暉、謝聲溢等為首的國民黨匪特武裝1萬余人進行圍殲。12月19日,嘉藍臨戰(zhàn)役結束,殲滅股匪1萬余人,俘匪王春暉、謝聲溢等"少將"以上頭目12人,基本消滅該地區(qū)的大股土匪武裝,解放了嘉禾、藍山、臨武、江華4座縣城及廣大地區(qū),鞏固了向廣西進軍的戰(zhàn)役后方。

    1950年3月,詹才芳任湖南軍區(qū)副司令員兼第四十六軍軍長。11月,楊梅生接任第四十六軍軍長。至年底,第四十六軍基本肅清了湘南地區(qū)的匪患,勝利完成了剿匪任務,并幫助建立了人民政權,為湘南土地改革打下了基礎。

    1952年2月,楊梅生被任命為湖南軍區(qū)副司令員,1954年9月,任湖南軍區(qū)司令員。1955年9月,楊梅生被授予中將軍銜,并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78年1月9日,楊梅生因患肺癌在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病逝,終年73歲.

  • 上一篇:開國中將:歐陽文
  • 下一篇:開國中將:晏福生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