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軍統(tǒng),很多人想到的是戴笠。但是,1938年軍統(tǒng)正式成立時,戴笠卻只能任副局長。而局長則是賀耀祖。軍統(tǒng)的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tǒng)計局(英文縮寫為BIS),是民國的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蔣介石對軍統(tǒng)非常重視,軍統(tǒng)的領導人都是他親自挑選的。那么,這個賀耀祖是什么來頭呢?地位竟然比戴笠還高。
賀耀祖1889年出生于湖南寧鄉(xiāng)縣,家庭條件比較優(yōu)越,6歲時進入私塾讀書。16歲考入湖南陸軍小學,是該校的第一期學員。從此之后,賀耀祖正式踏入軍界。1909年,他又考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學習。在這年年底,由于成績優(yōu)異,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學,在日本振武學校學習。在此期間,他深受革命思潮的影響,加入同盟會,立志反對清政府的腐朽統(tǒng)治。武昌起義爆發(fā),賀耀祖從日本回國,參加了辛亥革命。(小編看到這里,有點兒感慨,明明是清政府出錢讓他留學,指望他學成歸國搞建設,不想卻轉過槍口把這個政府推翻了。這是不是值得思考?。。?
1912年,在同盟會大佬黃興的資助下,賀耀祖再度前往日本留學,考入日軍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被編入該校中國學生隊的錄重科。四年之后,賀耀祖從日本畢業(yè),回國后,先后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護國戰(zhàn)爭和護法運動。在幾次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突出。從這些經歷可以看出,賀耀祖資歷老,很早就參加了革命黨。并且在其中嶄露頭角。
從1926年到1930年的五年間,賀耀祖在國軍中輾轉任職,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任第四十軍軍長。1927年3月24日,會同程潛、魯滌平三軍攻克南京,任南京衛(wèi)戍司令。1928年春,南京國民政府組成四個集團軍,再度北伐。賀任第一集團軍第三軍團總指揮,與第一二軍團一道進攻山東,一路大捷。
從1931年至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賀耀祖漸漸脫離軍界,曾任國民政府參謀次長。1935年還被派往土耳其,擔任公使。1937回國后任蘭州行轅主任,并代理甘肅省主席。
1938年,軍統(tǒng)組建成立,需要選一個局長。這個人必須是蔣介石信任的人,而且得資歷老、能力強、威望高。當時,蔣介石對戴笠已經另眼相看,戴笠也已經顯示出超群的情報工作能力,但是尚不足以擔當主要領導,他資歷淺,眾人不服他。思考之下,蔣介石讓賀耀祖擔任局長,戴笠則擔任副局長。
戴笠雖然能力突出,但是對賀耀祖也有敬畏之心,在他的手下工作,戴笠盡心盡力,不敢亂來。
1939年,賀耀祖出任中國駐蘇聯(lián)特使?;貒螅瑩问Y介石侍從室主任、重慶市長等職,他登上了個人權力的巔峰。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賀耀祖希望祖國能夠實現(xiàn)和平。由于派系斗爭嚴重,賀耀祖對蔣介石產生了失望情緒,于1945年底辭去重慶市長一職。1949年8月13日,賀耀祖在香港與龍云等44人聯(lián)合發(fā)布起義通電。蔣介石見到通電后,大為震怒,即刻派出特務到香港開展暗殺。由于其行事謹慎,加之總理保護,最終安全抵達北京。
此后,賀耀祖擔任交通部長等職務,1961年7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
身為國民黨元老級人物,賀耀祖在國民政府腐敗無能、國軍土崩瓦解的時刻,毅然選擇了新政府,棄暗投明,最終安享晚年,這足見其魄力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