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學(xué)習(xí)園地 > 文韜武略 > 正文
學(xué)習(xí)園地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被爭執(zhí)一千多年,如今已有答案
  • 時間:2019-04-25 15:39:24        編輯:xinzhengjiaoyu        點擊量:3294次
  • 劉備去世后,諸葛亮受他白帝城托孤之重任,六出祁山北伐,每次均功敗垂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隨身將領(lǐng)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建議諸葛亮派五千精兵,從子午谷進發(fā),直接抵達魏國國都,但諸葛亮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從這個事情上,可見諸葛亮做事用兵非常謹(jǐn)慎,這些冒險的事情他是萬萬不做的,因為沒有采用魏延這一計策,令魏延頗感不滿,而后世很多學(xué)者專家曾分析過,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似乎非常不錯,當(dāng)能獲勝,也有人說不行。


    由于諸葛亮不采用,所以后人對諸葛亮有了歪曲評論,特別是《魏略》中,曾說道諸葛亮唯一取勝的可能就是“子午谷奇謀”,可他不采用,所以失敗是必然的,但《魏略》是司馬氏集團所著,當(dāng)然要黑諸葛亮了。

    倘若站在中立的角度而言,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到底能不能行呢?


    答案是:完全不行!


    魏延本身有驕傲自大輕敵的特點,他提出計劃時,低估了魏國的軍事力量,他只想到魏軍突然出現(xiàn)在魏國城下,對方會驚慌失措,倉皇而逃,當(dāng)時守成的是夏侯楙(mao),要是對方堅守不戰(zhàn)呢?這后果是不堪設(shè)想的。


    諸葛亮一生做事謹(jǐn)慎,北伐也以穩(wěn)扎穩(wěn)打為核心,一步步推進,按照當(dāng)時蜀國的實力和情況,這樣的方針是正確的,企鵝符合可觀實際,而子午谷山道崎嶇,魏延的五千人走到長安城,已是強弩之末,而敵人以逸待勞,怎么能不失???

    還有,一路上魏軍定然探哨,五千人進軍,一路摔死跌傷至少損掉一千人,如果動作太明顯,魏軍發(fā)現(xiàn)后,定然會阻撓,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就在一個“奇”字上,沒了“奇”這個計劃也就失去了一樣,諸葛亮深知這一節(jié),故而不采用。


    明朝末年時期,闖王高迎祥(不是李自成)曾用過魏延的計策,他率領(lǐng)五萬軍馬走子午谷,結(jié)果走了半個月,剛要出谷的時候,遭遇敵人孫傳庭的伏擊,最終兵敗如山倒,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虜,雖然當(dāng)時距離三國已有一千多年,但仍舊可以進行對比。

    國近代著名軍事家,曾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做了如下評價:此計太懸危!

  • 上一篇:正史記載陳宮叛離曹操,只因發(fā)動土改革命?
  • 下一篇:開國中將姚喆:“除了打仗,我什么也干不了”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