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分宜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63歲拜相入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內(nèi)閣首輔夏言得到世宗的寵信,又是嚴嵩的同鄉(xiāng),于是嚴嵩拼命討好夏言。但后來嚴嵩晉升為太子太傅,羽翼已豐,開始攻擊夏言,嚴嵩又慫恿世宗罷黜夏言。為了一己所欲,嚴嵩誣告陜西總督曾銑和夏言勾結,只是兩度為首輔的夏言被殺害,從此嚴嵩只手遮天。
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nèi)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在嚴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賄成,官以賂授?!泵恳婚_選,視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遷,則視缺之美惡而上下其價。如七品州判,售銀三百兩,六品通判售銀五百兩;刑部主事項治元,用銀一萬三千就可轉任吏部稽勛主事,貢士潘鴻業(yè)用銀二千二百兩,就當上了臨清知州。武官中則指揮售銀三百兩,都指揮七百兩,奪職總兵官李鳳鳴出銀兩千兩,起補薊州總兵,老廢總兵官郭琮出銀三千兩,使督漕運。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外不能抵御蒙古侵辱,當蒙古兵臨京城下,嚴嵩竟無恥稱這是禮部管轄的事。內(nèi)不能解百姓困苦,陷萬民于水火之中,導致天下怨恨。楊繼盛、鄒應龍、林潤、海瑞等皆舍身上疏,嘉靖皇帝最終下令處罰了嚴嵩父子。嚴師傅被繩之以法,嚴嵩終被抄家,上報金三萬二千余兩,銀二百余萬兩,另有珠玉寶玩數(shù)千件。后人撰寫史書,稱嚴嵩之禍對于明朝,不亞于董卓之對于漢朝,可見其禍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