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學習園地 > 毛主席詩詞 > 正文
學習園地
  • 毛主席詩詞《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 時間:2020-05-13 10:39:05        編輯:李小冉        點擊量:3863次
  • 萬木霜天紅爛漫,

    兵怒氣沖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

    齊聲喚,

    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

    同心干,

    不周山下紅旗亂。

    ………………………………………………………………………………

    賞析:本詩上半闋是詩人喜聞龍岡之戰(zhàn)大捷的當晚一氣寫成的,第三句原為“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而后在次年春,當詩人聞敵人將結(jié)集更大兵力作第二次大“圍剿”時,心潮起伏,英邁難平,遂一氣補寫出整首詩的下半闋。完稿后,毛澤東發(fā)現(xiàn)上下兩闋都有“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之句,便將上半闋的第三句改為“霧滿龍岡千嶂暗”。

    由此可見,此詩上半闋寫作戰(zhàn)的勝利,下半闋卻是再發(fā)雄音以表第二次迎戰(zhàn)之決心。

    序幕一揭,國民黨又以雙倍兵力卷土重來,滾滾狼煙遮沒了半個天空,真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面對重兵來犯,如何迎敵,詩人仍然滿懷信心,運籌帷幄,最后三句一口氣豪邁道出:“喚起千百萬勞苦大眾齊心協(xié)力奮勇向前,那時紅旗就會插遍整個中國”,同時也表明作者一貫的思想:放手發(fā)動群眾,人民戰(zhàn)爭、革命戰(zhàn)爭是群眾的戰(zhàn)爭等等。

    最后一行,詩人活用了中國古代神話中共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在他眼里,共工是勝利者,是敢于革命的英雄,共工以頭觸山就比喻為紅軍將士最終將推翻蔣家王朝,毛主席不愧為一位有預見性的詩人,他在最艱苦的歲月已看到遙遠的勝利的曙光。猶如一位美國詩人龐德所說,真正的“詩人是一個種族觸角。”唯有這樣的詩人才有最靈敏的觸須,才有預見性,才可能比所有人提前預感到自己民族的歡樂、勝利、痛苦、悲哀、不幸及災難。毛主席就是這樣一位詩人,他已感覺到了這一切,勝利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 上一篇:毛主席詩詞《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 下一篇:毛主席詩詞《七律·憶重慶談判》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