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新聞閱覽 > 軍事天地 > 正文
新聞閱覽
  • 明朝對建州女真的兩次“犁庭”:成功的戰(zhàn)爭,失敗的戰(zhàn)略
  • 時間:2022-11-22 17:18:06        編輯:宗皓        點擊量:1481次
  •       人人都知這天下沒有一勞永逸之事。但《漢書》的那句“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卻或許曾在遼東飽受侵擾之時打動過明憲宗。

          一、成化年間的兩次征討女真
          明代中期,后為滿族先祖之主體的建州女真遷移至土地更肥沃的今渾江(鴨綠江支流)、蘇子河(大伙房水庫上游支流)一帶。更適宜農業(yè)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助推了建州女真的經濟。農業(yè)生產的需要和人口增加的壓力亦誘惑建州女真向鄰近的明朝遼東和朝鮮擄掠財富與人口。
          女真要搶,明朝和朝鮮自然要護。建州女真搶得越來越多,“一歲間入寇九十七次,殺虜人口十余萬”,“擁眾六千分掠開原、撫順、沈陽、遼陽等處”,忍無可忍的明憲宗便決定以武力根除侵擾。
          成化二年(1466),收到遼東總兵奏疏的明憲宗命兵部開始籌備征討建州女真事宜。次年正月,錦衣衛(wèi)帶俸都指揮使前往建州女真下達明憲宗的最后通牒。敕諭明言,若建州女真還不停止對朝鮮的擄掠,明朝廷“必動調大軍問罪”。
          面對明朝廷的嚴厲交涉,時為女真頭目的董山等人選擇了撕破臉皮。戰(zhàn)爭變得不可避免,明憲宗便先后頒布敕諭,要求與建州女真關系密切的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不得施援,并要求朝鮮出兵以配合明軍。
          早已因建州女真的燒殺搶掠而滿腔怒火的朝鮮當然愿意聯(lián)手征討建州女真。事實上,早在敕諭到達朝鮮的近一個月前,從遼東歸朝的使者就帶回了預告明朝將征討建州女真的咨文。在敕諭到達的當天,早已整飭完畢的朝鮮大軍就動身向建州女真的根據地吾彌府攻去。
           明朝廷與朝鮮聯(lián)手,建州女真自然成了輸家。不過女真并不服輸,在戰(zhàn)后仍不收斂。故而成化十五年(1479),明憲宗又集合朝鮮遠征建州女真,且再次將其犁庭掃閭。
           二、女真侵擾的不休之因
           明知道自己打不過,甚至已經吃過了虧,建州女真卻為何三番五次侵擾明朝遼東和朝鮮,并大肆擄掠?不是說建州女真在明代中后期就遷至土壤更肥沃的地區(qū)了嗎?其實問題正與遷徙有關。元末明初,建州女真曾南遷到朝鮮半島東北部及圖們江一帶,并依附于物產更豐富、實力也比自己強勁的朝鮮。而明朝建立后,朝廷招撫建州女真,希望將建州女真提升到同朝鮮一樣的屬國地位。朝鮮不舍得失去一個附庸,并于永樂八年(1410)在沖突中殺害了朝鮮百余部眾。同時,建州女真本就有為血親復仇和劫掠的習俗。女真社會歷來重視血緣,“名曰同姓,則甚為親密,每事同心,勇于戰(zhàn)斗喜于報復,
    一與作隙累世不忘”。建州女真同朝鮮在前期的殺親之仇在中后期爆發(fā),至少于女真人而來是合情合理。況且在明代中后期,建州女真還處于奴隸制社會。每年正月十六,自由的女真人都會“縱偷一日以為戲”。而他們的奴隸,便是長期以來被劫掠而來的周遭居民,也就是大量漢人與朝鮮人。

           三、明與朝鮮的女真之爭

           說到這,明朝、朝鮮與建州女真之間的錯綜關系已經逐漸浮出水面。一方面,建州女真曾依附朝鮮,后又臣服明朝,而明朝與朝鮮之間又存在宗藩關系。另一方面,建州女真因習俗和過往而與明朝、朝鮮之間存在沖突。尤其是隨著明代中后期建州女真勢力擴張,遼東地區(qū)和朝鮮受到的威脅明顯加劇,解決問題便被提上日程。但朝鮮雖然兩度配合明朝的出兵,事實上卻又在關涉建州女真的問題上懷著滿肚子的小心思。
           作為鄰居,朝鮮對建州女真的策略主要有兩種:懷柔籠絡或軍事打擊。從元末明初起,朝鮮就在這兩種策略間反復,意圖將建州女真實際納入自身的羈縻控制圈內。期間明朝雖曾招撫建州女真,朝鮮也在名義上接受了明朝的決定,但心中始終未放下通過控制建州女真而北擴疆土的計劃。配合明朝兩次出征,表現(xiàn)積極的朝鮮說到底也不過是想趁機從中撈取利益。
           而明朝方面,朝廷其實清楚建州女真同朝鮮的恩怨糾葛,也知曉朝鮮的小心思。但因為明朝廷在建立宗藩關系的同時踐行著“以夷制夷”的對外方針,建州女真同朝鮮的沖突或交流便都未能得到朝廷足夠的重視。前文提到明憲宗頒布的“最后通牒”,雖名義上稱會為了朝鮮教訓建州女真,但實際上敕諭出現(xiàn)在遼東總兵奏呈遼東受女真侵擾之劇以后。
           故而劫掠之苦、華夷之別,以及朝鮮與建州女真關系的復雜,共同造就了成化年間明朝兩次對建州女真犁庭掃閭,但始終沒能徹底解決侵擾問題的結局。且因為這種不徹底,女真還將新結下的仇恨帶到了明末清初。兩征兩勝卻落得如此,也只能說“犁庭掃閭”確實不太現(xiàn)實。
  • 上一篇:林彪四野麾下18位軍長分別是誰
  • 下一篇:1938年,蔣介石下令決堤黃河,到底淹死了多少日軍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