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新聞閱覽 > 軍事天地 > 正文
新聞閱覽
  • 宜昌大撤退,盧作孚先生貢獻巨大
  • 時間:2019-10-11 14:48:47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331次
  •        人的成功不是當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或變成千萬百萬的富翁,成功自己,而是盼望每個人都有工作能力,都能成功所做的事業(yè),使事業(yè)能切實幫助社會。許多人都把這個弄不清楚,往往敗壞事業(yè)成功自己。自己雖說成功,社會卻失敗了。因為這種成功是剝削社會得來的。

           說這句話的人,是近代實業(yè)家盧作孚先生(1893 -1952)。張群評價他是"一個沒有受過學校教育的學者,一個沒有現(xiàn)代個人享受要求的現(xiàn)代實業(yè)家,一個沒有錢的大亨"。事實證明,他也是這樣做的。在抗戰(zhàn)期間,就是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完成了敦刻爾克撤退式的宜昌大撤退,為中華民族的持久抗戰(zhàn)保存了珍貴的人力、物力。

      

           盧作孚自幼家境貧寒,上完小學后被迫輟學。此后他自學成才,創(chuàng)辦補習學校,向更多想讀書學習的人傳授文化知識。1919年,他接任《川報》總編,又積極投身大眾教育事業(yè)。后來盧作孚產(chǎn)生了實業(yè)救國的念頭。于是在1925年,和早年的老師、同學集資一起8000元,成立了民生公司。

           當時,長江主航道的航運業(yè)務(wù)均被外國公司把持,盧作孚等人無法與之競爭。但他們發(fā)現(xiàn),當時所有的輪船公司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航道上,支流航線反倒無人問津;而且他們只重貨運,輕視了客運。所以盧作孚采取了"人棄我取,避實就虛"的經(jīng)營策略,營業(yè)一年即獲利2萬余,到1936年,民生公司發(fā)展為股本167萬、47艘船、年客運量41萬人,擁有7000職工的大型企業(yè)。短短十年,盧作孚成為了一代船王。他把大部分收益投入到公益事業(yè),自己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盧作孚的老鄉(xiāng)、國民黨元老之一的張群為此事和他開玩笑說:"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不少人為公司的前途擔憂。盧作孚想到的卻是:"國家的對外戰(zhàn)爭開始了,民生公司的事業(yè)也就開始了,民生公司應(yīng)該首先動員起來參加戰(zhàn)爭。"
           隨著日軍的進犯,大批難民、工廠、政府部門、需要遷移到西南大后方。擔任交通部次長的盧作孚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一重任。尤其是武漢會戰(zhàn)結(jié)束后,大批人員、物資涌進宜昌。這里是進入川渝地區(qū)的必經(jīng)之路。大批難民的涌入,再加上大批機器設(shè)備、軍工物資,讓這個原本只有十萬人的小城市一時間人滿為患,水泄不通。

    10月23日,盧作孚來到宜昌后,馬上組織起搶運工作。那時的三峽航道,灘多灣急,而且長江枯水期即將到來,到時候水路將更加難走。第二天,盧作孚親自護送第一艘滿載上百名難童和大批物資輪船出發(fā),從這一天開始,宜昌大撤退正式開始了。

           為了盡快搶運人員,盧作孚實施"座票制",將二等艙位一律改為坐票,和平時比增加了一倍客運量。因為三峽不能夜航,所以他利用夜晚進行裝卸貨物,為此,他臨時雇傭三千人,民間木船850只,裝載輕型物資。有時,深夜里他還要檢查裝貨情況。前后四十天時間里,他把一百五十萬各類人員,一百萬噸軍用器材、民用物資運抵后方重慶。
           搶運期間,日本人用飛機不斷對航船進行瘋狂地轟炸,幾乎每天都有輪船炸毀、船員犧牲的消息。在整個宜昌大撤退過程中,民生公司出動22艘船,損失了其中16艘,職工傷亡更是多達177人。
           宜昌大撤退是一次驚天壯舉,原本九個月才能完成的搶運,只用了四十天,盧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被譽為中國的"敦克爾克"。
           1952年,盧作孚去世,死前,他囑托妻子:將民生公司股票交給國家。
           盧作孚先生雖然作古,但他服務(wù)社會的精神永不磨滅,他為中華民族的貢獻永遠不會被遺忘。  
  • 上一篇:戴旭專欄之(6):美國開始第六次戰(zhàn)略轉(zhuǎn)移,我們千萬要小心
  • 下一篇:碭山一仗新四軍擊斃的日酋官階并不高,為何讓岡村寧次暴跳如雷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