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友轉(zhuǎn)來一則消息,說江西九江發(fā)現(xiàn)了一冊《永樂大典》。聽到這個消息,困倦之意瞬間消除,當(dāng)即跑去看這則新聞,想看看到底咋回事。畢竟,《永樂大典》重現(xiàn)江湖,絕對是個重磅消息!
根據(jù)記者的報道,這本《永樂大典》,是由九江的翟晶晶女士收藏的。翟女士從小喜歡收藏,家境也比較殷實,這個愛好如今成了她的職業(yè)。這位女老板,目前在九江火車站前廣場的古玩市場經(jīng)營古玩生意。
這冊《永樂大典》,是翟女士從瑞昌市樂園鄉(xiāng)收購的。據(jù)介紹,之前有朋友從中牽線,說樂園鄉(xiāng)有位七十多的農(nóng)婦,藏有一本《永樂大典》,而一向喜愛收藏又做著古玩生意的翟女士,便將其買了回來。
至于記者為何會得知此事,新聞中并未提及。不過,私下揣摩,這位女老板應(yīng)該和我的心情一樣,《永樂大典》重現(xiàn)民間,是一樁大事??!所以,得到消息的記者,也欣然前往,一睹為快了。
那么,這部引起眾人圍觀的“古書”,到底長什么樣呢?大家別急,新聞中的《永樂大典》,就在下面:
按照新聞的表述,此書有一個牛皮封面,封面上寫著“天下至上圣品古物欽定入庫”十二個大字,還有多枚印章。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牛皮封面做的還真挺精致,四邊以線縫裝。透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這“包裝”確實夠舊的,散發(fā)著濃烈的“文物”氣息。
說完封面,接下來就是《永樂大典》的“真身”了。按新聞中說,此書為木制,折疊式,共十折,展開后有三米長。雖然未能親往江西,但借著記者的圖片,也順便一睹其神采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同目睹古書風(fēng)采的,還有瑞昌市檔案局副局長王能著先生。按記者介紹,王副局長從事歷史研究多年,又擔(dān)任檔案局副局長,自然也是當(dāng)?shù)氐膶<伊?。關(guān)于這本《永樂大典》,專家給出了如下意見:“從這本《永樂大典》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包裝,還是里面的內(nèi)容,制作,符合明朝的文物,應(yīng)該是正本。但不知道為何散落在民間?如果是孤本,應(yīng)該是非常有歷史研究價值的!”
在王副局長看來,這本《永樂大典》的包裝、內(nèi)容和制作,均符合明朝文物,應(yīng)該是正本,是非常有歷史研究價值的。也正因如此,女老板這本古書,才有幸上了當(dāng)?shù)匦侣劦念^條。
不過,欣喜之余,咋越看越不對呢?其實,許多網(wǎng)友也都看出了端倪——這不過是一本偽書罷了。據(jù)新聞報道,該書封面上寫著“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冊”字樣。這個數(shù)字,大家需要簡單記下,因為接下來關(guān)于《永樂大典》的介紹中,對于冊數(shù)的描述是相矛盾的。
朱棣奪權(quán)后,定年號永樂,不久命大學(xué)士解縉等編修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之大成的曠世大典。后來,他又加派人手,前后歷時六年,終于編成。這便是著名的《永樂大典》?!队罉反蟮洹啡珪?2937卷,分裝成11095冊,僅凡例、目錄便長達60卷,總字?jǐn)?shù)約3.7億字,匯集了8000余種典籍,可謂包羅萬象,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
好了,僅僅說到這里,大家也就發(fā)現(xiàn)了,歷史上的《永樂大典》,總共是11095冊,為何這是民間所見的“正本”,卻寫著“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冊”呢?莫非專家口中的“正本”,真要顛覆歷史么?顯然不是!其實,只要大家稍微琢磨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女老板收的《永樂大典》有問題。單從這拙劣的字跡來看,便已經(jīng)足以認定,這絕不會是《永樂大典》正本,甚至連給副本提鞋都不配。那么,真正的《永樂大典》到底啥樣呢?其實國家早就給向公眾科普過。比如之前舉辦的“國家圖書館館藏《永樂大典》特展”中,就專門有裝幀形制的介紹:
《永樂大典》為冊頁式包背裝,書皮左上方貼長條黃絹鑲藍邊書簽,題“永樂大典卷xxx”;右上方貼一小方塊黃絹藍邊簽,題書目及本冊次第。每冊約30至50葉(注:正反兩面稱為一“葉”)不等,多為二卷本,少數(shù)有一卷或三卷本。全書開合本高約50厘米、寬約30厘米。
稍作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這女老板從老農(nóng)處收購的《永樂大典》,實則連高仿的都算不上,更不可能成為專家口中的“正本”了。這要是正本,朱棣估計都得氣得嗚哇亂叫,解縉的腦袋也早搬了家。令人感慨的是,這本女老板從農(nóng)村收來的舊書,反倒成了專家口中的《永樂大典》正本。
這則新聞發(fā)布后,一度引發(fā)了廣泛關(guān)注。不過,早有細心的網(wǎng)友指出,不僅“永樂大典”的冊數(shù)與歷史沖突,而且題字粗糙,根本不具備皇家氣度。甚至有人戲稱這位檔案局副局長為“磚家”。其實,古玩市場的水很深,民間也不乏作假的高手,古籍書畫更是魚目混珠。前幾年閑逛古玩市場,便常常遇到被套路的買家。有一次,見一中年大叔花800塊錢買了個牛皮紙筒,紙筒做的很舊,外面還裹著看上去年頭挺久的蠟。議價時,賣家說是鄉(xiāng)下收來的,也不知道里面是啥,但可以肯定是一幅字畫。結(jié)果,這大叔決定“撿漏”,高高興興地帶著糊裱著的紙筒回家了。
一般像這種事,旁人都心知肚明。待其走遠后,我也沒離攤兒太遠,聽著兩個賣家在那慶祝,說八十塊錢的成本,轉(zhuǎn)手就翻了十倍。顯然,看上去古香古色的玩意兒,其實很可能是“上周”的。無論多么拙劣的造假手段,都會遇到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