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收藏知識 > 金銀珠寶 > 正文
收藏知識
  • 宋朝名將李綱鐵锏: 稀世國寶 六十年代險被熔煉
  • 時間:2021-09-27 15:47:23        編輯:宗皓        點擊量:2597次
  •        锏是十八般兵器之一,屬于短型打擊兵器,打擊部呈四棱形,有刃,形如“簡”,故名“锏”。古代用锏猛將并不多見,锏上刻有名將名字的锏就更加不多。福建博物院收藏一把宋代鐵锏,為宋朝名將李綱所用,上刻李綱之名,舉世罕見,為稀世國寶,國家一級文物,傳世近九百年如新。

           這柄鐵锏是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古锏,制造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锏身全長96.5厘米,內(nèi)棱長74.1厘米,所配鞘長76厘米,總重約3600克。

           锏首呈瓜錘形,锏柄外套斜道紋花梨木,锏柄與锏 身之間橫隔四瓣形格板,锏身有四棱,根粗尖細。

           锏身近格處錯金篆書“靖康元年李綱制”字樣,說明此锏為宋朝名將李綱所造,制造時間為靖康元年(1126年)。

           锏鞘為清代所配,鞘為圓形紅木,鞘體表面鑲嵌銀飾花卉、蝙蝠、古罄、垂纓絡等圖案,中部纏箍銅佩二道,末包裹圓球形銅。鞘尖有沁,中部包銅佩、璲二道,璲有紐,以供佩帶。

           這柄鐵锏因是李綱所造所用,故被稱為“李綱锏”。從北宋到現(xiàn)在,歷經(jīng)892年,能保存如此完好,實屬不易。近九百年來,李綱锏也是歷盡滄桑,上世紀六十年代險被熔煉。

           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南下侵宋,李綱力主抗金,準備親自上陣,于是打造一把鐵锏,并銘其名,隨身佩 帶。金軍攻入汴京,李綱持此锏奮力抵御,斬獲百余人,金兵敗退。后李綱又在津景陽等門督戰(zhàn),斬首敵人數(shù)千級。李綱雖為保大宋立下汗馬功勛,朝廷卻將他一貶再貶,最后謫居福建。臨終前,李綱將御賜的所有武器、服飾贈予來看望他的韓世忠,此锏卻留在了身邊。李綱死后,此锏傳給子孫,以讓子孫不忘抗金。

           從宋朝到清朝,不知此锏如何在民間流傳。1926年,南京任汪偽政府典禮局局長的蕭奇斌從古董商手中購得此锏,藏于其外甥林中宇家。六十年代,此锏作為“四舊”被抄走,集中存放于福州警備區(qū)金雞山后勤修械所倉庫。后來,與此锏同時查抄的“四舊”都送到南平熔煉,唯獨遺漏此锏。1980年,福州警備區(qū)副政治委員周迅在金雞山后勤修械所倉庫發(fā)現(xiàn)此锏,經(jīng)向上級請示上交省博物館。省博物館本著“物歸原主”的原則,將此锏退還林中宇,1985年5月29日,林中宇將此锏捐獻國家。
  • 上一篇:甘肅館藏精品:彩繪天王俑
  • 下一篇:【翡翠白菜】價值連城的皇宮物品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