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親子教育 > 綜合教育信息 > 正文
親子教育
  • 勵志故事:不讀書的人生,原來是真苦呀!
  • 時間:2021-02-24 19:05:24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3195次
  • 照片中的這個男孩名叫徐孟南,安徽人,2008年,也就是12年前,19歲的他第一次參加高考,但是他并沒有像其他考生那樣規(guī)規(guī)矩矩做題,而是在高考試卷中寫滿了自己的所謂“教育宣言”。

    當然,這也注定了他與大學無緣。

    如今,這位小伙子走出考場已經12年了,這12年中他輾轉全國各地的工廠打工,工作極不穩(wěn)定,又十分辛苦,經歷了不少辛酸,倒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成家生了孩子。

    如今的他,十分懊悔當初自己錯誤的行為,認為當初那么做“太不值”。而反觀以前上了大專或者大學的同學,他們就有比較充裕的業(yè)余時間支配,讓他很羨慕。

    據(jù)說當年的他在班上學習成績還是挺不錯的,中上等水平。

    只是性格有些內向,由于上了高中后看了一些批判教育制度的書,以及看到2006年零分考生蔣多多等相關報道,就開始有了一些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不打算考試了。

    他還曾經給當?shù)氐慕逃鞴懿块T、媒體以及作家寫過信,闡明自己的一些教育觀點,但是這些人都沒有予以回應。

    后來的他逐漸有了厭學的情緒,常常跑到網吧打游戲,以此逃避學習,逃避高考,成績下降很快,也不告訴家人。

    老師和父母得知他的情況后很生氣,但也只能干著急。

    2008年高考,他就做出了在高考試卷上寫滿“教育宣言”交“白卷”的異常舉動,他認為這樣或許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和重視,從而帶來一些改變,“改變應試教育,讓大家按照興趣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向,并且增加日常生活知識的考試等等?!?

    但是并沒有。

    一 、這十年,過的并不如意

    高考結束,徐孟南的成績無法將他送進更高一級的學府,他只能選擇跟隨父母外出打工,多年來,他一直在浙江許多企業(yè)做工人,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流水線的工作比較簡單,但是也很辛苦,每天7點多就需要起來工作,上班時間都在10個小時,有的時候需要加班就會更辛苦一些。”徐孟南說,“這樣的工作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只是每天在做重復的工作,但是如果現(xiàn)在想要換好一些的工作,都需要比較高的學歷,而我只是高中畢業(yè),很多時候并不能夠達到學歷上的要求?!?

    這些年,徐孟南干過燈箱制作、浴室用品的組裝,還曾經在親戚的企業(yè)做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工作,但是都并不穩(wěn)定,而且十分辛苦。

    在更換工作的時候,徐孟南都會留意用人單位的學歷要求,如果超過高中,他就不會去應聘了。因為只能從事比較初級的工作,“還是挺辛苦的,有時候連著幾個月都沒辦法休息一天,請假的話就要扣錢,而我的以前上了大?;蛘叽髮W的同學,他們的工作都有比較充分的業(yè)余時間,光這個就讓我很羨慕?!彼f。

    高考之后的近十年時間里,徐孟南還完成了結婚生子的過程,現(xiàn)在,他每年都外出打工,而愛人和孩子則留在老家,“有的時候我也會想,當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如果當時認真答題,可能現(xiàn)在會是另外的一種人生?!?

    現(xiàn)在高考不限制年齡了,對他來說算是一個機會,他也希望能夠重新走進考場,彌補自己當年的那次“沖動”。

    常常有人說,讀書無用,可是實際上,學習雖然沒有讓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登上頂峰,但卻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他們跌入低谷。

    但這個真實例子告訴孩子,這就是現(xiàn)實。

    對于大部分的中國孩子,不讀書的人生才是真苦。

    所以當孩子對我們抱怨讀書苦,我們要告訴他們,將來,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帶我們走到想去的地方。

    二、努力吃苦,苦一陣子

    1、苦是人生的底色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與痛苦并存的旅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輕松,從生下來的那一天,我們就開始了人生的修行。

    學生苦,教師不苦?家長不苦?眾生皆苦!

    無論你生長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你都會面臨人生的各種難題。面對這些難題、困境,沒有人可以不流淚流汗就輕輕松松地跨過去。

    經歷得越多,越容易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靈真正富足的人,其實都不怕吃苦。

    人生總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2、努力,苦是暫時的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現(xiàn)在不累,以后就會更累。你要知道,現(xiàn)在吃的苦,其實是以后享的福。

    曾國藩曾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

    孔子也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只貪一時的安逸,讓內心的懶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暫時的?,F(xiàn)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你問他為什么不能堅持一下,吃點苦,他便振振有詞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這樣過,不努力也是這樣過,為什么不讓自己當下過得舒服一點呢?

    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學,老來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時貪圖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養(yǎng),少了技能的支撐,明天就要忍受空虛與“貧窮”。

    努力了,可能當時會感到痛苦,但當你買過這個坎,你會擁有一個內心更加豐滿,更有價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過的苦永遠不會白費,上天總會補給你,即使你當時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當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時的努力便會顯現(xiàn)出來。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進步,思維上的開闊,心智上的成熟,這些對人生意義重大,一生都對你有益。

    三、貪圖安逸,苦一輩子

    1、安逸還是有意義?

    傳說老子遇到一位年逾百歲的老翁,老翁得意地說:“我從年少到現(xiàn)在,一直是游手好閑地輕松度日.我的同齡人辛苦一生卻早已作古?,F(xiàn)在我是否可以嘲笑他們忙碌一生,只是給自己換來一個早逝的結果呢?”

    老子拿了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放在老翁面前說:“如果只能選擇其一,您是要磚頭還是要石頭呢?”

    老翁選擇了磚頭并指著石頭說:“這石頭沒棱沒角,要它何用?”

    人總要有目標有夢想,夢想就是努力奮斗才可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不在于長短,而在于你賦予你做的事情以意義。

    其實,人的本性都是懶惰的,都是追求安逸逃避痛苦的。我們總羨慕別人的成績、地位,進而抱怨世界不公,但一個貪圖安逸,沒有認真努力過的人,有什么資格抱怨呢?

    許多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營造舒適安逸的小窩,但要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可能從安逸的氛圍中結出,沒有一種能力是在純粹的歡樂中產生。

    能力都是在痛苦和挫折中培養(yǎng)出來的。當孩子習慣了安逸的生活之后,便會懼怕改變。當孩子不愿受苦不愿努力,懶惰的種子便在心里滋生,人生也終將不會有太大的起色。

    努力必然是辛苦的,是難受的,只有這樣你才能提高,才能進步,才能充實自己。

    2、時光不等人

    年輕時苦,不叫苦;年老時苦,才叫苦。年輕不要怕吃苦,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卻發(fā)現(xiàn)時不我待,已經沒有力氣了。

    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我們一事無成,不是因為資質平庸,而是因為不夠努力。別在你垂垂老矣,兩手空空時,再痛心疾首地說“如果當時能吃一點苦,能再努力一點”。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紀,吃苦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這樣的少年似乎越來越少。

    雖然苦過之后不一定有甜,努力過之后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頭,蒼白到連新的風景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傅米∑D難,才能配得上夢想。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柱Y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別在最該奮斗的年齡選擇了安逸,因為怕吃苦的人,很多吃苦一輩子。

    (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上一篇:重讀著名作家魏巍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
  • 下一篇:26歲陳杲歸國加盟中科大,兩年前已在美國高校擔任博導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