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親子教育 > 綜合教育信息 > 正文
親子教育
  • 十則古人家風(fēng)
  • 時間:2019-01-30 19:50:24        編輯:xinzhengjiaoyu        點擊量:3276次
  • 想要教子有方,謹(jǐn)記十則古人家風(fēng)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司馬光告訴人們“《家范》比《資治通鑒》更重要,因為家風(fēng)是世風(fēng)之基”。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fēng)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宋代朱熹《家訓(xùn)》、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fēng)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早教利功倍
    《顏氏家訓(xùn)》曰:“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jī)也?!笨滴酢锻ビ?xùn)格言》亦重早教曰:“諭教宜早,弗敢辭勞”。
    東漢《國家興亡與家庭門風(fēng)》亦倡早教,周朝統(tǒng)治800年,歷史最長,倡導(dǎo)從胎教開始傳王位,太后聽美樂、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師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立志以成事
    曾國藩《家書》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為圣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但問耕耘”,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強(qiáng)調(diào)立志之后,據(jù)此求過,自律自勉。
    《顏氏家訓(xùn)》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齊家,為學(xué)治世”。
    曾國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書》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一處弛則百處懈”“惰則弛緩”“勤則醫(yī)惰”,百種弊端,皆由惰生。
    立德遺子孫
    朱熹《家訓(xùn)》曰:“有德者雖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于我,我必遠(yuǎn)之?!敝祆渲匾暤赖滦奚砣缤耙路谏眢w,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司馬光《溫公家范》亦重德:“賢者居世,以德自顯”。
     
     
     
    歷史上的林家重德,善于教育后代。林氏后代4人履職宰相,3000人成為進(jìn)士,皇帝親自主持殿試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無林不開榜,開榜必有林”成為家風(fēng)典范。后來的《林則徐家訓(xùn)》注重立價值取向之德:“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訓(xùn)儉以示子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給司馬康的誡子訓(xùn),說明“儉”和“侈”的必然性,“儉能立名,侈必自敗”。
    諸葛亮《誡子書》亦崇儉:“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朱柏廬《治家格言》亦尚儉:“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span>
    忠孝以立身
    蘇軾十歲讀《漢書》,慕范滂為忠獻(xiàn)身,“范滂對母說:‘兒忠孝不全’,范母說:‘我為兒驕傲’”。蘇軾問母,若我像范滂,您若何?蘇母曰:“你成范滂,我即范母?!?/span>
    《林氏家訓(xùn)家規(guī)》亦強(qiáng)忠孝曰:“孝始于事親、終于報國,移孝以作忠,即顯親以全孝,此為大孝”“孝為立身大本。若不孝于親則不能忠于國;必反為社會之蠹蟲”。
    督學(xué)以立本
    《列女傳·母儀》曰:“孟子生有淑質(zhì),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拔裘夏?,擇鄰處”“昔孟母捍動處,子不學(xué),斷機(jī)杼”,孟母蒙學(xué)之冠、督學(xué)教子、母教之范。
    《顏氏家訓(xùn)》亦有督學(xué)名典曰:“若能常保書百卷、千載終不為小人?!备嬲]子孫“不可驕逸怠惰,整齊門內(nèi),門風(fēng)不墜”?!额伿霞矣?xùn)?勉學(xué)》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xí)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span>
    烹豕以立信
    《韓非子》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彼炫脲?。說的是曾參妻攜子到市場,其子啼哭,母說歸后為子殺豬。歸后,見曾參正要捕豬殺之,妻止之,說與兒戲言,曾參認(rèn)為不能失信于子,終殺豬以取信。
    考山求嚴(yán)實
    蘇軾著《石鐘山記》前,為了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攜兒子蘇邁到實地考察,寫出了傳頌千古的美文。蘇軾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與嚴(yán)實相悖!
     
     
    垂范敕“二代”
    《帝范》“求賢、審官、納諫、崇儉、賞罰、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綱也”,教育太子為君之道,以身垂范,“安危興廢,咸在此焉”。
    漢高祖劉邦《手敕太子》亦是寫給“二代”劉盈的敕書:“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xué)習(xí),每上疏宜自書”。劉邦敕“二代”,學(xué)范讀書用賢治天下。
    “宗法”警后世
    《包拯家訓(xùn)》載宗法:“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立于堂屋東壁,以詔后世”,亦稱開除家籍。包拯的子孫一直未辱沒祖宗,其子包綬、其孫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聲。
    千年家風(fēng),“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于家是風(fēng)范,于國即是脊梁。
     
  • 上一篇:哈佛大學(xué)推薦的 20 個快樂習(xí)慣
  • 下一篇:9月30日:中國烈士紀(jì)念日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jì)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