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欄目:首頁 > 親子教育 > 綜合教育信息 > 正文
親子教育
  • 香港女特首兩個兒子都畢業(yè)于劍橋,她的育兒觀只有8個字
  • 時間:2019-01-30 19:24:00        編輯:xinzhengjiaoyu        點擊量:3052次
  • 香港女特首兩個兒子都畢業(yè)于劍橋,她的育兒觀只有8個字
    01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年,第一位女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五任行政長官。
     
    同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她的專訪。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句話:“我兩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請一個工人,煮飯什么事都是我親自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孩子要感覺到媽媽是照顧他們的?!?
     
    原來,雖然身居高位,但母親的角色,在林鄭月娥的生命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
     
    她甚至,為了兒子甘愿放棄行政職務——為便于親自照顧兒子,她曾向香港政府申請降職調至倫敦辦事處工作。因為兩名兒子考到英國升學了,而當時長子林節(jié)思正值青春期,躁動不安,林鄭月娥決定一家前往英國生活,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在林鄭月娥眼里,陪伴孩子成長,比其他都重要。她不要讓她的孩子,在最渴望愛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沒有陪伴。
     
    林鄭月娥有個樸素的念想:年幼時,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懷照顧,陪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她的育兒觀就是8個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這個陪伴教育,現(xiàn)在讓林鄭月娥很欣慰,兩個兒子都學業(yè)有成——老大林節(jié)思、老二林約希都畢業(yè)于名校劍橋大學。雖然孩子都已經(jīng)大了,分別是23歲、26歲,但他們跟林鄭月娥很親近,尤其是大兒子,差不多每天要跟媽媽說話他才比較舒服。
    02
    陪伴教育有多重要?
     
    沒有陪伴,愛不在身邊,在孩子心里,他也依然是個孤兒。
     
    只管生,拒絕陪伴,就是缺愛。那些缺愛的童年,會撕裂成內心最深的傷痕,一輩子都無法痊愈。
     
    我們來看一位知名作家真實的故事。
     
    父親和哥哥相繼過世后,心底仍有孝心的某知名作家試圖與母親一起生活,以便照顧母親。然而,成長傷痛使作家與母親根本無法握手言歡。
     
    為尋求緩解水火不容的母子關系法寶,作家甚至攜母親上了央視的《心理訪談》。
    03
    孩子成長需要一盞燈,特別是在孩子小時候,來自父母的光亮更為重要。而這道光,就是陪伴。父母陪伴的時光,是孩子的陽光課堂,有父母陪伴,孩子走得更好更遠。
     
    林太的大兒子說,其實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是因為有媽媽陪著,吃的就香。因為吃著媽媽親自做的飯菜,一股暖意會從舌尖一直暖到心窩,內心也會升騰起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媽媽能在他和弟弟需要照顧關懷的時候,給予他們安全感和溫暖,這種安全感和溫暖讓他和弟弟從外到里長成了陽光男孩。
     
    “人間有味是清歡”,林太有自己的山川湖海,卻也能安于廚房,為自己愛的人,為愛自己的人,纖纖素手在柴米油鹽的煙火凡塵中,修出最接地氣最安穩(wěn)的幸福。
     
    在中國,做爸爸做媽媽,根本不需培訓,不用考試,隨著孩子出生時的哭聲就被催促著無證上崗,走馬上任了,所以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總是沒有想好如何做父母,總是留下愚蠢的遺憾:我雖然始終在你的生命里,但是,更多的時侯卻只像是一個稱呼。
     
    但是你知道嗎?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期。孩子的成長也不可逆,孩子不會呆在原地等你。你忙完了記起來了再來施舍他一個親昵時,已錯過孩子最好的成長花期。
     
    有智慧的人,一如林太,不會讓孩子的七彩生活,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不會讓孩子的童年,無助、冷漠、孤寂,不會讓孩子在青年時期誤入歧途,因為林太一直在向孩子滲透這么一種良性共情:“孩子,我和我的愛一直在,我們一起走過風和雨?!?
     
    你不能陪著孩子更多,但是,只是堅持陪孩子吃晚餐,效果也是驚人的。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在一次演講中說,奧巴馬每晚都會和女兒共進晚餐。
     
    奧巴馬自己則說,他最自豪的事不是當上了美國總統(tǒng),而是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zhàn)中,他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
     
    試問,有幾個人的事情比美國總統(tǒng)的決策更重要?又有幾個人的時間,比美國總統(tǒng)的時間更寶貴呢?
     
    一頓晚飯,一家子,圍著一桌美味佳肴,在其樂融融中,分享各自的悲歡。
     
    這是最好的心靈教育的時刻:家里愛意流淌,彼此心靈打開,互相看見,互相聽見,彼此傾訴。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
     
    基調就是陪伴。
     
    即使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孩子,不能陪吃飯,那么,想辦法陪讀,陪寫,陪玩也是可以的。有時,有心的陪伴,不僅孩子成長,你自己也會收獲成長,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吧?
     
    有些父母總是說忙忙忙!其實,據(jù)有關部門調查,回到家,很多父母就是打打游戲,看看電視,刷刷微信微博。
     
    要想讓孩子走得更好一些,父母就必須克制自己的行為。多用心陪伴孩子。
     
    記住專家的話:如果真的愛孩子,請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辭無意義的牌局,推掉無關緊要的商務與應酬,回家。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后,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這一程山水,與孩子相遇,這一程風雨,陪孩子成長。
  • 上一篇:甘肅648分考生致信清華,驚動了清華校長邱勇
  • 下一篇:2017年中央教育改革綱要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