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知恩圖報的國家!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半旗就是國家的眼淚。這是以國家的名義在哀悼逝者。那些為中國降半旗的國家,做事的分量,顯然不是寫兩篇感人文章可比的。
這是哪些國家?因為沒法去現(xiàn)場觀看,局限于這些國家自己社交媒體的報道,至少有:以色列、伊朗、英國、意大利、荷蘭、瑞典……
必須要說,降半旗的,肯定不止這么些國家,比如這里面就沒有巴鐵,查了一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還沒有開通中國社交媒體,自然也不會怎么宣傳。
在這樣一個新媒體時代,巴鐵,你真有些落伍了。
舉一些例子:
1,以色列。
以色列大使館這樣寫道:
[降半旗,一起哀悼]今天,以色列駐華使館降半旗,與使館中方雇員一起默哀。悼念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和逝世的同胞。愿逝者安息
查以色列大使館的上一條信息,則是以色列駐華大使何澤偉(Zvi Heifetz)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上的文章,主題就是:苛責中國,是不公平的。
大使有一段話這樣說:歐洲、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也暴發(fā)過很多疾病,僅僅因疫情在中國暴發(fā),就讓中國承擔責任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我認為,中國抗擊疫情的行動,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戰(zhàn)爭。如果中國沒有阻止住病毒傳播,那么現(xiàn)在世界的情況會更糟糕。他們在前線作戰(zhàn),他們不僅在為中國而戰(zhàn),他們想減少病毒的傳播。
雖然地處中東,以色列被認為是一個西方式國家。但在國際輿論上為中國辯護,在清明時節(jié)為中國降半旗,這其實也是一種外交膽識和魄力。
因為巴勒斯坦問題,中國和以色列有分歧;但在很多問題上,以色列確實夠朋友。
2,伊朗
在中東,以色列最大的仇敵是伊朗。但在清明時節(jié),做得最夠朋友的一個國家,就是伊朗,沒有之一。
伊朗大使館寫了這樣一段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國以國之名祭奠新冠肺炎遇難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對個體尊嚴與生命的尊重與敬畏,也讀懂了14億中國人集體情感釋放背后的團結與力量。江河凝滯,天地失色。此刻,我們同中國人站在一起,為所有沒有等來春天的生命默哀,向所有用生命守護蒼生的英雄致敬。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出自《左傳》。意思是:祭祀和戰(zhàn)事,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大事。
行文得體,又頗有品位。所以說,這是清明節(jié)最好的外國使館博文,沒有之一。
而且,細心的伊朗使館還貼了三張圖:
一張手捧蠟燭, 一張半旗低垂,一張是伊朗大使的博文,強調(diào):抗擊疫情,伊朗與中國始終站在一起。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中國疫情之初,最早向中國伸出援手的就有伊朗,第一個給中方打來慰問電話的外長,就是伊朗外長。
在這次疫情中,伊朗也遭受了重創(chuàng)。但中國也及時伸出了援手,如果沒記錯的話,中國向海外派出的第一個醫(yī)療專家組,就是去伊朗。
因為美國,伊朗現(xiàn)在處境困難;但伊朗的這份情,我們不能忘。
3,西方國家
英國降了半旗,寫道:在4月4日中國#全國性哀悼活動#之際,英國希望表達與中國攜手并肩的愿景,英中兩國將繼續(xù)共克全球疫情。#共同抗疫#
荷蘭降了半旗,寫道:荷蘭人民與中國人民并肩同行。在今天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之際,我們對中國人民表達深切的慰問與悼念。我們的心與全世界所有因COVID-19而失去至親的人們在一起。#共同戰(zhàn)疫#
意大利降了半旗,寫道:今日,正值清明,意大利駐華大使館參加了中國政府組織的全國性哀悼活動,以緬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生命。
上午10時,使館主院內(nèi)的意大利共和國國旗和歐盟旗下半旗,并進行了3分鐘的默哀。
瑞典降了半旗,寫道:#全球抗疫第一線##我們都好只是想你#悼逝者 敬英雄表白所有奮斗在抗疫一線的“戰(zhàn)士們”,為那些永遠停留在寒冬的人們哀悼。
5,其他方式
有些國家使館沒有明確說,有沒有降半旗;但也確實采取了一些其他的悼念方式。
法國大使館說:法國全體外交和領事系統(tǒng)駐華人員將于4月4日共同參與中國的全國哀悼日活動。我們借此機會向中國、法國以及世界各地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全體人員表達敬意……
4月4日,俄羅斯大使館連發(fā)兩條,一條是一支蠟燭,八個字:沉痛默哀,并肩戰(zhàn)疫。
另一條是大使講話視頻,這樣說:
親愛的中國朋友們!
疫情暴發(fā)以來,中國、俄羅斯全世界有許多人因新冠病毒而得重病,甚至病逝。今天是清明節(jié),俄羅斯人民和中國人民一道沉痛默哀,追思新冠病毒肺炎的遇難者,向英勇犧牲的醫(yī)務人員致敬。我相信,病毒必敗、生命必勝!在此,祝友好的中國人民幸福安康,百病不侵。謝謝大家!
美國使館4月4日發(fā)了很多條,但有一條應該是精心安排的,因為時間就定在10:00——我們?nèi)珖У康臅r間,這樣寫道:
我們對各地COVID-19的受害者及其家人致上最真誠的哀悼和慰問。我們堅定地站在一起,齊力抗疫。
終于不再“武漢病毒”了,而是用了標準的“COVID-19”。
很意味深長的是,就在4月3日,美國大使館突然發(fā)了一條大使的信,上面這樣寫道:
我強調(diào)了現(xiàn)在就是向前看的時候,并對中國就出口需要的醫(yī)療用品到美國,對我國政府給予幫助,傳達了我的感謝。
美國大使館已經(jīng)辛勤工作,為美國和中國公司牽線,以滿足美國對關鍵個人防護用品不斷增加的即刻需求。我們正與中國政府官員緊密合作,加快來自中國的貨物運輸。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打這場戰(zhàn)役。我有信心,我們兩國將繼續(xù)找出共同合作的方法,抗擊這個威脅所有人生命的共同敵人……
看懂外交語言了嗎?不再提“武漢病毒”了,要“向前看”了,并且感謝中國“對我國政府給予幫助”,還要辛勤工作,“以滿足美國對關鍵個人防護用品不斷增加的即刻需求”。風向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最后,再簡單說三點吧。
第一,列舉的,應該只是降半旗的一部分。有些國家使館,沒開通社交媒體,有些國家,也不太懂宣傳。但還是要感謝他們,他們這是以國家名義,哀悼我們的同胞。
第二,人在做,天在看。在這場疫情中,正如我開頭所說,我們看到了雪中送炭,也看到了落井下石,其實更看到了各種抹黑、甩鍋。中國人講究感恩,但我們也要記住那些惡人。激烈的甩鍋和反甩鍋大戰(zhàn),還沒有結束。
第三,這無關意識形態(tài),這關乎人性。所以,我們看到,一些有識之士也在倡議,4月4日,應該是一個全球死難者哀悼日,畢竟,現(xiàn)在全球死難者已超過5萬,絕大多數(shù)是在海外。
世界頂尖醫(yī)學期刊《柳葉刀》主編理查德·霍頓,3日就發(fā)帖說:明天,星期日,中國將哀悼新冠肺炎死難者 、特別是因公殉職的醫(yī)護人員。我們應該讓4月4日成為全球哀悼日……
所有的死難者,都需要被紀念。
患難相助,才是真正的朋友。
現(xiàn)在仍舊是清明假期,一個特殊的清明節(jié)。
這個節(jié)日,這個形勢,快樂也快樂不起來,祝大家節(jié)日安康吧!
來源: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