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親子教育 > 綜合教育信息 > 正文
親子教育
  • 千古奇文《錢本草》
  • 時間:2019-08-11 22:19:36        編輯:陳心正        點擊量:4566次
  • 188個字就把“錢”寫活了、說透了!

    出處:人文歷史薈萃

    唐代文學(xué)家張說曾經(jīng)歷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學(xué)之任三十年,而且著作很多,張說文筆鋒健、才思敏捷,堪稱叱咤風(fēng)云的一代英豪。

    但是他仕途坎坷,曾經(jīng)因為得罪武則天的面首而被流放和貶謫,三起三落的坎坷經(jīng)歷使得張說的詩文中充滿著看破紅塵的滄桑感。

    對于張說的散文《錢本草》,文章不長,通俗易懂,全篇錄于下:

    【原文及譯文】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解困厄之患立驗。

    "錢,味甜,性熱有毒,卻能預(yù)防衰老,駐容養(yǎng)顏??梢灾委燄囸I寒冷,解決困難,效果明顯。

    能利邦國,虧賢達(dá),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

    可以有利于國家和百姓,可以污損賢達(dá),只是害怕清廉。貪婪之人服用以不過分為好,如果過度,則冷熱不均,引發(fā)霍亂。

    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禮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

    這味藥,沒有固定的采摘時節(jié),無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損傷。

    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zāi)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

    如果只積攢不發(fā)散,會有水火盜賊等災(zāi)難。如果只發(fā)散不積攢,會有饑寒困頓等禍患。

    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jì)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人不妨己謂之智。

    一積攢一發(fā)散稱為道,不把他當(dāng)作珍寶稱為德,取得給予適宜稱為義,使用正當(dāng)稱為禮,接濟(jì)大眾稱為仁,支出有度稱為信,得不傷己稱為智;

    以此七術(shù)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用這七種方法精煉此藥,才可以長久地服用他??梢允谷碎L壽,如果不這么服用,則會智力減弱精神損傷,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賞析】

    全文不足200字,卻把錢寫活了,說透了。"味甘、大熱、有毒。"寥寥幾字,就給""這味特殊草藥的藥性定了位,真可謂言簡意賅,字字千鈞,準(zhǔn)確生動,入木三分。

    它是盤中餐,身上衣,遮風(fēng)擋雨的房子,隨心所欲的日子,所以"味甘",人人都喜歡它、親近它,追求它。

    但是它的性子"大熱",容易讓人上癮,癡迷,一心只鉆錢眼,更無世間其他。

    為它瘋,為它狂,為它哐哐撞大墻。熱的結(jié)果就是"中毒",嚴(yán)重者還會被它帶進(jìn)墳?zāi)?。它的藥效很神奇,只?/span>""了它,往往就能立竿見影。

    雙目炯炯,臉上有光,昂首挺胸,聲若洪鐘。解人于倒懸,出人于水火,一如雨中傘,雪中炭。

    國家有了它,還能利民,能強(qiáng)國,讓外邦敬服。但它也能使聰明、干練的"賢達(dá)"受到玷污,拖累,甚至萬劫不復(fù)。

    不過,它也有克星,那就是對于"清廉"之人它是無可奈何的。

    他諄諄告誡擁有巨量錢財?shù)母缓纻儯詈媚軐⒍嘤嗟牟糠稚岢鋈?,以之回饋給嗷嗷待哺的貧者、弱者,造福社會。

    否則,不僅不會有恒久的發(fā)展,真正的快樂,甚至還會禍患無窮。

    "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

    另外,錢財要取之有道,不謀非分,不巧取豪奪,不然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神靈定會降罪懲罰的。

    攢錢是沒有過失的,但也要在該花的時候花出去,錢本身職能就是流通,都捂住不動,社會還怎么運轉(zhuǎn)?

    因此,早晚必有水、火、盜賊等災(zāi)難發(fā)生。

    而如果只花錢不掙錢,那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饑寒交迫必定找上門來。

    看來,要駕馭好金錢這個"怪獸",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是要費些心神的。

    張說先生給了我們七件法寶。就是:

    一、道:用錢有度;

    二、德:不把錢當(dāng)寶貝;

    三、義:付出與所得相應(yīng);

    四、禮:不貪非分之財;

    五、仁:樂善好施,有扶危濟(jì)困之心;

    六、信:一諾千金,絕不違約;

    七、智:不讓錢傷害自己。

    此文乃作者總結(jié)人生七十年之閱歷,苦心孤詣而成,區(qū)區(qū)200余字便把錢的性質(zhì)、利弊、積散之道描寫得淋漓盡致,以錢喻藥,診治時弊,利害之論,頗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稱奇文。



  • 上一篇:辦公室機(jī)關(guān)工作七大法則
  • 下一篇:數(shù)學(xué)家陳景潤研究的“1+1”,究竟有什么實際意義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jì)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