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域歌手刀郎攜新歌集《山歌寥哉》出現(xiàn)在華夏樂壇,該集是結(jié)合了聊齋文本與民間曲風(fēng)印象主題的歌曲,其中個別歌曲引起了娛樂界的強烈反響,觀眾與粉絲們對其褒貶不一,網(wǎng)絡(luò)上更是鋪天蓋地的一通亂評,甚而有著名歌星自動去對號入座。筆者認為,其實大可不必對其進行過度解讀,也不要因此而波及無辜,更不要狹隘地去對號入座,因為它只是音樂歌曲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無非是正歌反唱,正話反說而已,它沒有更多的社會背景與內(nèi)容指向。
(一)《顛倒歌》是換位說話的形式且早已有之
換位,就是把句中詞語的位置加以對換以適應(yīng)某種需要。在對聯(lián)中也可以找到許多例子。
例如:兵甲富胸中,縱教他虜騎橫飛,也怕那范小老子;··憂樂關(guān)天下,愿今人砥礪奮起,都學(xué)這秀才先生。這是馮玉祥題于山東益都范公亭的對聯(lián),意在通過稱道范仲淹對西夏的斗爭,以鼓勵人們起來抗日。聯(lián)中的“范小老子”,本為“小范老子”,乃西夏人送給范仲淹的尊號。這里為避免“小”意過于突出,將其移于“范”字之后。
再如:一次,康熙帶人郊游,過一座古墓,那里有不少石人,康熙問一翰林:“這石人還可怎樣稱呼?”那翰林將“翁仲”錯答為“仲翁”。石人為何又叫翁仲?傳說秦朝翁仲身長一丈三尺,異于常人,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后鑄銅像、石像(石人)為“翁仲”。康熙回后,馬上寫下一首詩,送給翰林院:
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許作林翰,貶到江南作判通。
該詩每句的末尾二字故意顛倒過來,對那個翰林是莫大的諷刺和挖苦,令人看了忍俊不禁。
(二)《羅剎海市》歌曲源于清蒲松齡同名志怪小說
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首歌歌詞引經(jīng)據(jù)典,來自清代作家蒲松齡《聊齋志異》之《羅剎海市》?!读_剎海市》這個故事講述了長相英俊又酷愛唱戲的少年馬驥誤入羅剎國,在這個國度里,人們以丑為美,越丑的人職位越高,是個黑白顛倒的世界。部分原文如下,以資鑒賞。
馬驥,字龍媒,賈人子。美豐姿。少倜儻,喜歌舞。十四歲,入郡庠,即知名。父衰老,罷賈而居。謂生曰:“數(shù)卷書,饑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兒可仍繼父賈?!瘪R由是稍稍權(quán)子母。從人浮海,為颶風(fēng)引去,數(shù)晝夜,至一都會。其人皆奇丑;見馬至,以為妖,群嘩而走。久之,入山村。其間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襤褸如丐。馬問其相駭之故,答曰:“嘗聞祖父言:西去二萬六千里,有中國,其人民形象率詭異。但耳食之,今始信。”問其何貧。曰:“我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極者,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貴人寵,故得鼎烹以養(yǎng)妻子。若我輩,初生時,父母皆以為不詳,往往置棄之;其不忍遽棄者,皆為宗嗣耳?!眴枺骸按嗣螄?”曰:“大羅剎國。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馬請導(dǎo)往一觀。天明,始達都。都以黑石為墻,色如墨,樓閣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紅石;拾其殘塊磨甲上,無異丹砂。時值朝退,朝中有冠蓋出,村人指曰:“此相國也。”視之,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簾。又數(shù)騎出,曰:“此大夫也?!币源胃髦钙涔俾?,率猙獰怪異。然位漸卑,丑亦漸殺。無何,馬歸,街衢人望見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于是乘傳載金寶,復(fù)歸山村。村人膝行以迎。馬以金資分給舊所與交好者,歡聲雷動。村人曰:“吾儕小人,受大夫賜,明日赴海市,當(dāng)求珍玩,用報大夫?!眴枺骸昂J泻蔚?”曰:“海中市,四海鮫人,集貨珠寶。四方十二國,均來貿(mào)易。中多神人游戲。云霞障天,波濤間作。貴人自重,不敢犯險阻,皆以金帛付我輩代購異珍。今其期不遠矣。”問所自知,曰:“每見海上朱鳥來往,七日即市。”三日間,遍歷諸海。由是“龍媒”之名,噪于四海。
何宗皓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