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國學(xué)文化 > 唐詩宋詞 > 正文
國學(xué)文化
  • 李清照詩《題八詠樓》淺析
  • 時間:2019-08-24 10:09:23        編輯:xinzheng_b        點擊量:2939次
  •   

                                                                      《題八詠樓》

                                                          千古風(fēng)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八詠樓是金華當(dāng)?shù)赜忻囊惶庯L(fēng)景區(qū),原名為元暢樓,大約修建于南北朝時期,當(dāng)時的李清照也正是登了這座高樓遠(yuǎn)望北方的故鄉(xiāng),可是這個時候的故鄉(xiāng),依舊還是被金國占領(lǐng),從而成為了淪陷區(qū),使得才女有家無法回,于是他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從而成為了她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

           作為一位女子李清照在那個時代能夠有這樣見識,當(dāng)真是令人贊嘆,而她更是在這首詩中,不僅表達(dá)了一種感傷之懷,以及希望祖國能夠統(tǒng)一的愿意,更是在這首詩中,還展現(xiàn)了他軍事家的眼光,這就極為難得了。原本只不過是一位普通的女子,由于有著過人的才華,寫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千古詩文,但是在這首詩中,卻又還是有著軍事家的眼光,這也足以令人感動。

           第一二句起篇就別具一格,更是充滿了一種憂愁之感,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千古風(fēng)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這八詠樓可謂是歷經(jīng)蒼桑,更是與眾多的文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現(xiàn)在我正好是登上這樓,為得就是能夠看到自己的故鄉(xiāng),所有憂愁,以及對于國家的憂愁,那都全部放下,畢竟這一份憂愁,還是把它留給后人。從這兩句詩中,我們也最是能夠感受到當(dāng)時才女內(nèi)心的那一份孤獨之感,雖然說是要放下那份憂愁,但這一份憂愁早已存在,對于才女來說,她是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放下。
           第三四句更是千古名句,也是這整首詩的詩眼,“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保@個地方更是水道密集,可以深入到江南三千多里,有著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只要占據(jù)了這個地方,便是可以影響到江南的十四個州。這兩句寫得極為霸氣,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才女那一份軍事家的眼光。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盡管看上去是一首詠物詩,可是詩人在這首詩中,更是表現(xiàn)出了國家之痛,以及自己那一份深刻的感傷之懷。
          《題八詠樓》,盡管通篇并沒有什么高超的表現(xiàn)手法,更是沒有使用典故,也沒有使用生僻的字,可是通篇描寫得極為霸氣,也無比的深情,尤其是最后兩句,更是氣勢磅礴,還有著一種軍事家的眼光,作為一位女子,能夠有這樣的見識,那當(dāng)真是令人感動。李清照的作品里往往自然而然地會流露出一份悲痛的情緒,無論是她的詩作,還是她的詞作,那都亦是如此,而她的這首《題八詠樓》,盡管寫得看似漫不經(jīng)心,可是骨子那一份憂愁之感,卻是描寫得極為深刻,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字里行間更是營造出了一種凄美之感。而我們讀這樣的一首作品,除了能夠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憂愁之外,還有就是她骨子里的那一份愛國情懷,這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作為一位女子,卻是有著如此深刻的認(rèn)識,這當(dāng)真是很不一般。
  • 上一篇:辛棄疾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賞析
  • 下一篇:李商隱詩《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賞析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jì)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