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據(jù)說是中國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yán)謹(jǐn),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xiàn)。
1、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
兇猛的鳥將要搏擊時,總是 低空飛翔,收斂翅膀;兇猛的野獸將要搏擊時,往往耷拉耳朵,俯身伏地。
2、用之在于機(jī),顯之在于勢
用兵在于掌握戰(zhàn)機(jī),在于集中兵力形成威勢。
3、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
不要以 為自己身份高貴就瞧不起別人,不要固持一己之見而違背眾人。
4、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
即使只有涓涓溪流之水滲漏,不及時修堵,也會決口形成江河 。即使只有熒光大的一點點小火,不及時撲滅,當(dāng)燃成燒天之勢時,就無法補(bǔ)救了。
5、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
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獨占天下利益的,就會失掉天下。
6、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處之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占有這個占有天下。
7、臣聞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
君子的快樂是因為獲得和明白事物的真理與道義,所謂格物致知;而小人的快樂是因為其私欲得到實現(xiàn)與滿足!
8、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見到善事卻懈怠不做,時機(jī)來臨卻遲疑不決,知道錯誤卻泰然處之,這三種情況就是先圣治國之道所應(yīng)廢止的,
9、心以啟智,智以啟財,財以啟眾,眾以啟賢,賢之有啟,以王天下
只要細(xì)心去研求,必然會啟迪思路,顯示智慧,智慧可以開啟財源,財源可以啟發(fā)民眾,民眾中可以涌現(xiàn)賢人,賢人 如果有人啟迪,便可以用以統(tǒng)治天下。
10、夫魚食其餌,乃牽于緡;人食其祿,乃服于君
魚食用釣餌則被牽在魚線上,人接受俸祿則服從于給他俸祿的人。
11、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圣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君主不賢,則國家危亡而民眾變亂;君主賢明,則國家安定而民眾順服。所以,周家的禍福在于君主的賢與不賢,而不在天命的變化。
12、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
有利于人民的,民眾會盡心盡力。有害于人民的,民眾就不會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