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欄目:首頁 > 國學(xué)文化 > 歷代詩詞 > 正文
國學(xué)文化
  • 移居二首 [ 魏晉 ] 陶淵明
  • 時間:2021-12-26 10:09:40        編輯:陳心正        點(diǎn)擊量:2693次
  • 原文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nóng)務(wù)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dāng)須紀(jì),力耕不吾欺。

    譯文

    從前想移居住到南村來,不是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聽說這里住著許多純樸的人,愿意同他們度過每一個早晚。

    這個念頭已經(jīng)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這件大事辦完。

    簡樸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夠擺床鋪就能心安。

    鄰居朋友經(jīng)常來我這里,談?wù)勥^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

    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鉆研。

    注釋

    ⑴南村:各家對“南村”的解釋不同,丁福保認(rèn)為在潯陽城(今江西九江)下(見《陶淵明詩箋注》)。卜宅:占卜問宅之吉兇。這兩句是說從前想遷居南村,并不是因?yàn)槟抢锏恼睾谩?

    ⑵素心人:指心性純潔善良的人。李公煥注云:“指顏延年、殷景仁、龐通之輩?!饼嬐?,名遵,即《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之龐主簿。數(shù):屢。晨夕:朝夕相見。這兩句是說聽說南村有很多樸素的人,自己樂意和他們朝夕共處。

    ⑶懷此:抱著移居南村這個愿望。頗有年:已經(jīng)有很多年了。茲役:這種活動,指移居。從茲役:順從心愿。這兩句是說多年來懷有移居南村的心愿,今天終于實(shí)現(xiàn)了。

    ⑷蔽廬:破舊的房屋。何必廣:何須求寬大。蔽床席:遮蔽床和席子。取足床席:能夠放一張床一條席子就可取了。

    ⑸鄰曲:鄰居,指顏延之、殷景仁、龐通等,即所謂“索心人”。據(jù)他的《與殷晉安別》詩云:“去歲家南里,薄作少時鄰?!笨梢娨缶叭十?dāng)時曾是他的鄰居??梗和?,高的意思。抗言:抗直之言,高談闊論或高尚其志的言論。在昔:指往事。這兩句是說鄰居經(jīng)常來訪,來后便高談闊論往事。

    ⑹析:剖析文義。魏晉人喜歡辯難析理,如《晉春秋》記載:“謝安優(yōu)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娛?!碧諟Y明也不免有這種愛好。所謂析義,主要是一種哲學(xué)理趣,與一般分析句子的含義不同。這兩句是說共同欣賞奇文,一起剖析疑難文義的理趣。

    ⑺“春秋”兩句:大意是說春秋多晴朗天氣,恰好登高賦詩。

    ⑻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觴。斟酌:倒酒而飲,勸人飲酒的意思。這兩句是說鄰人間互相招呼飲酒。

    ⑼農(nóng)務(wù):農(nóng)活兒。輒(zhé):就。相思:互相懷念。這兩句是說有農(nóng)活兒時各自回去耕作,有余暇時便彼此想念。

    ⑽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談心。厭:滿足。

    ⑾此理:指與鄰里過從暢談歡飲之樂。理:義蘊(yùn)。將:豈。將不勝:豈不美。茲:這些,指上句“此理”。這兩句是說,這種鄰里之間過從之樂豈不比什么都美?不要忽然拋棄這種做法。

    ⑿紀(jì):經(jīng)營。這兩句語意一轉(zhuǎn),認(rèn)為與友人談心固然好,但應(yīng)當(dāng)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獲。

    作者介紹

    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


  • 上一篇:深冬烏桕似梅花:前村烏桕樹,疑是早梅花
  • 下一篇:不學(xué)寒山落韻詩 什么是落韻

  • 分享到:
  • 我來說兩句
    登錄后可評論



  • 中國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
  • 濟(jì)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